2019年10月份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5、做框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现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
二、 研究简单框架
1、 实践体会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容易变形?
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
2、 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
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三、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 请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坚固的方体框架。
2、 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应当先画草图,计算材料。
3、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
4、 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5、 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四、 小结
板书设计:
制作的原则 做成的形状
稳定
承压大
用料少
6、建高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
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明确支点离重点越近,杠杆越省力;反之费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省力和费力的杠杆。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长铁棒、体操棒、木块、老虎钳、火钳、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四人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回顾杠杆三要素。
1、趣味游戏——撬“重物”,让学生实际体会杠杆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复习杠杆构成的三要素:支点、重点、力点。
3、提出本课研究主题,板书课题。
(二)、主题探究:利用杠杆尺,了解其省力和费力的科学原理。
1.通过实物并结合演示ppt,认识杠杆尺的构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务1:探究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并做好记录。
3.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约10分钟的独立探究活动。
4.第一次汇报:展示力点钩码数大于重点钩码数和力点钩码数小于重点钩
码数的两张记录表,比较其钩码数量的多少,明确后者比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务2:将省力的记录表挑选出来,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
点到支点的线段。
6.第二次汇报:展示三张省力的记录表,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
点。
7.结论一: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近,杠杆就省力。
8.第三次汇报:展示二张费力的记录表,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
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2
2.消化与吸收
第一课时
编写时间 10月 8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2.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3. 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2.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
科学知识
1. 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2. 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
一.教学导入
1.提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
2.学生回答。
3.教师追问:这些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的呢?
4.过渡:让我们开始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吧。
二.活动 咀嚼馒头
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待注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学生分组行动,组内交流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
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
5.明确:
(1)首先牙齿将馒头有切断,大块的馒头变为小块。
(2)唾液可以使干的食品变得湿润,便于食物的下咽。
(3)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恐龙灭绝之谜》教学设计
序号
项目 具体内容
1
课程内容
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 粤教版 年级 六年级上 课题 《探索恐龙灭绝之谜》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境 电脑室
六年级科学上册《进化中的生物》教学设计
粤教版 序号项目 具体内容1课程内容基本信息教材版本 粤教版 年级 六年级上 课题 《进化中的生物》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境 教室 2教材简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总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