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在初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了解《本草纲目》的编写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一)孩子们,中国医药举世闻名,华佗、扁鹊等一大批医药学家彪榜千秋,明代又出现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这就是李时珍。这节课韦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课前的初读课文,你们一定有了不少收获。韦老师想把词语宝宝请出来,看你们能不能把它们读好。(出示:我会读)
救死扶伤 处处留心 比较完善
严寒酷暑 亲口品尝 本草纲目
1、师:请你来读。(出现错误时,老师带读)
2、师:读词语,我们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谁再来读?(找一个学生读)
3、声音响亮,读得好。你读出了词语的感情,触摸到了词语的温度。齐读这几个词语。
4、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联系课文内容,能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吗?(两生说)
师:你们各有自己的收获,都是会读书的好孩子。老师相信,学完这课后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师读。)
目标明确了,让我们朝着目标一起努力吧。
二、学生质疑,了解编写过程。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老师本来准备先提几个问题引导大家学习讨论的,我忽然想到了大科学家牛顿说过的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我临时改变了主意,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我会提哪些问题?
《李时珍》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李时珍》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习的好思想,学习他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以及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3 、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
2 、了解李时珍的事迹、言行,从中感受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和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态度,忘我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
教学流程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伴随这段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生: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 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生: 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生: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
生: 张仲景, 名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生:李时珍
2 、(学生边说老师边播放名医的图片及简单的介绍,当学生说到李时珍时教师点击画面把图片放大。)
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李时珍》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
2、生发言(略)
3、谈到李时珍时,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4、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5、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6、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2)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李时珍》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习的好思想,学习他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以及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3 、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
2 、了解李时珍的事迹、言行,从中感受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和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态度,忘我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
教学流程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伴随这段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生: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 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生: 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生: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
生: 张仲景, 名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生:李时珍
2 、(学生边说老师边播放名医的图片及简单的介绍,当学生说到李时珍时教师点击画面把图片放大。)
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李时珍》教学设计(精选22篇)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中的一篇写人记叙文,讲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用了27 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最终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情,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我校虽然坐落于城乡交界之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诸如科学家之类的事可真不少,加之学生可以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构成了这堂课丰富的课程资源。
并且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只要稍加提示,并给以充足的思考空间,便不难将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他们应该是兴趣盎然的!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本课的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特点,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即自读质疑——再读解疑——读中互动解疑——不断探究,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内化。
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 录音机及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