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
设计意图:本节课安排在学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连加连减在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经出现过,所以把重点应放在怎样列竖式计算和合理计算。通过商店买帽子这一熟悉的情景,再加上美丽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三顶帽子的价格可以求出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比较自然。接着再进行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可以用三种竖式来计算,强调基础性。三顶帽子的价格分别是28元、35元、22元。由于28+22可以凑成50(整十数),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列式时可以先把红帽子和灰帽子的钱数加起来,再加绿帽子的钱,比较方便。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
学习连减时就是把连加的例题改变一下,因为学生已经有基础,不会感到很困难,强调连减的竖式不能把三个数叠起来。整堂课让学生讨论、比较、反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连加 情境式引入
1.(出示课件) 例题 鞋帽商店里有红帽子每顶28元,绿帽子每顶35元,
灰帽子每顶22元。王阿姨买这样三顶帽子一共要多少元?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
设计意图:本节课安排在学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连加连减在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经出现过,所以把重点应放在怎样列竖式计算和合理计算。通过商店买帽子这一熟悉的情景,再加上美丽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三顶帽子的价格可以求出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比较自然。接着再进行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可以用三种竖式来计算,强调基础性。三顶帽子的价格分别是28元、35元、22元。由于28+22可以凑成50(整十数),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列式时可以先把红帽子和灰帽子的钱数加起来,再加绿帽子的钱,比较方便。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
学习连减时就是把连加的例题改变一下,因为学生已经有基础,不会感到很困难,强调连减的竖式不能把三个数叠起来。整堂课让学生讨论、比较、反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连加 情境式引入
1.(出示课件) 例题 鞋帽商店里有红帽子每顶28元,绿帽子每顶35元,
灰帽子每顶22元。王阿姨买这样三顶帽子一共要多少元?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4篇)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6—2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25+37= 45-18=
二、 情境引入
出示26页“摘西瓜”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28+34+23=
师:像这种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加号的加法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
(3)学生讨论:你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本上算出来。
(4)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1、学生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
28 62 +34 +23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通用13篇)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周文清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要求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7篇)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
设计意图:本节课安排在学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连加连减在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经出现过,所以把重点应放在怎样列竖式计算和合理计算。通过商店买帽子这一熟悉的情景,再加上美丽的帽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三顶帽子的价格可以求出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出连加算式,比较自然。接着再进行讨论列竖式的方法,可以用三种竖式来计算,强调基础性。三顶帽子的价格分别是28元、35元、22元。由于28+22可以凑成50(整十数),三顶帽子一共多少元列式时可以先把红帽子和灰帽子的钱数加起来,再加绿帽子的钱,比较方便。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
学习连减时就是把连加的例题改变一下,因为学生已经有基础,不会感到很困难,强调连减的竖式不能把三个数叠起来。整堂课让学生讨论、比较、反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连加 情境式引入
1.(出示课件) 例题 鞋帽商店里有红帽子每顶28元,绿帽子每顶35元,
灰帽子每顶22元。王阿姨买这样三顶帽子一共要多少元?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周文清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要求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连加、连减的课件 小棒 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2、学习连减
师: 出示课件(飞机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架?”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飞了1架用减法,又飞了2架还是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