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

  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具准备 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究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2.着(zhu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提醒着(zhuó)地更(gē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查看全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感受伽利略经过质疑和试验发现真理,并用公开试验揭示真理的过程,领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感受课文言语逻辑严谨、用词准确深刻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代表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室做两个球同时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桌桌面上)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指导朗读,把要强调的意思强调出来。

  2.理解伽利略严谨的思维过程

查看全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闻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在建筑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不倒;另一个原因是在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读后交流:

  (1)出示第一组词:着地 当作、胆大妄为 不容更改的确、违背

  发现了什么?(多音字)

  (2)出示第二组词语:辨辩辫    (     )论家     不寻常    解答

  你觉得应该填哪个?怎么区别这三个字?(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根丝线扎成辫)

  用这三个词,说说读书时期的伽利略。

  (3)出示第三组词语:伽利略、疑问、试验、比萨斜塔

  用上这四个词来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聚焦“胆大妄为”

  1、当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时,人们有什么反应?

查看全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 胆大妄为 固执 惊讶 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查看全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4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5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6 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伽利略,一个是亚里士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补充)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检查在预习中解读生字词的情况。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句,再讨论概括自然段段意。

  四、给课文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五、总结: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a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查看全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胆大妄为"等词语.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初步感知伽利略的伟大)

  1.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

  指名读"伽利略".

  指导书写 "略".

  2.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读题提醒这里的多音字"着"的读音,表示接触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把课文读通.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要求:

  (1)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完成填空: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

  着地 更正 的确 胆大妄为

  (2)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自己试一试:

  伽利略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胆大妄为

  能将第一组词响亮,准确地读出来,你敢挑战吗

  能将四组词语都响亮,准确地读出来吗 谁来挑战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