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时间:2025-04-05

狼教案(精选13篇)

狼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活动准备:狐狸和狼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小结:不同点: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

  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查看全文

关于狼教案集锦(精选16篇)

关于狼教案集锦 篇1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够用上合适的方法理解“陷阱、诅咒”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羊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识破狼的诡计。

  3、初步认识像狼一样的坏人的伪装,不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4、随文学习“不但……而且……”“一……就……”这两个关联词。

  5、尝试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说说狼想告诉老山羊什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谁会读课题?

  (生读)

  师:(动画演示)一只狼掉到陷阱里,陷阱就是猎人为了捕杀猎物而做的一个深坑,上面还铺了草。(出示陷阱一词)

  (生读词,并书写“陷”的右下部)

  二、初读课文

  师:看呀,狼在陷阱里怎么也爬不上来,这时,一只老山羊从这儿路过(板书:老山羊)狼会对老山羊说些什么呢?找到狼说的话,读读。

  (生自由读文)

  师:老师读老山羊的话,你来读狼的话,谁愿意?(师生互读)

  师:狼说的话里有好几个生字,一起读读。

  (出示卡片:忠诚)

  师:请你来读。(一生读)

  师:一齐来。(齐读)

  师:老师把忠诚放进文中的句子中,谁再来读读?(指读)

  师:再来读读这两个词。(出示:赌咒虱子)

  (生读)

  师:把这些生字也放到文中,来读读狼说的话。(生读)

  三、重点感悟与体验

  师:小朋友们,狼对老山羊说了那么多的话,那在他摇尾巴之前做了什么,读读课文的1—4小节,能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说?(生自由读文)

查看全文

狼教案范文汇总(精选14篇)

狼教案范文汇总 篇1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

  2、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

  3、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态度;

  4、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课前准备

  1、上网收集狼的资料;

  2、用笔绘制狼的图画;

  教师精讲设计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语

  对于动物狼,同学们并不陌生。童话故事中,我们听说过它;动物园里,我们见到过它;生物课上,老师介绍过它。文学作品中更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大批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狼的形象。就拿语文书上的两篇文章,狼的形象就有很大的差异。

  谁来说说看这两篇文章各自刻画了怎样的狼的形象?

  二、举一反三,交流狼的故事

  课前收集狼的图片,做成幻灯片,课上打出图片。给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想起更多的狼的故事。

  三、推荐阅读──《两狼共行》

  导:老师在前两天也读到一篇写狼的文章,很想推荐给大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链接文章。请一生朗读。

  四、谈你心中的狼的形象

  导: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很多人在读完文章后,都会被作者笔下这两只狼忠贞的感情深深地吸引。但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作者因情感和立场的不同将狼写出差异。那老师今天想听听你们心中的狼是什么样子的。

  五、辩论

  导:虽然作家和许多同学都试图将狼刻画的有情有义,但绝大数人还是会“谈狼色变”,对狼充满恐惧与厌恶。那么老师就要问问大家了,你们认为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里,人与狼到底能否成为朋友呢?

查看全文

《狼》教案(通用14篇)

《狼》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

  2、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重低音的部分。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分辨音乐重低音部分,感知音乐的节奏。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每人一个小白兔指偶、4—5个灰太狼的胸饰、《小白兔和灰太狼》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调动情绪,导入活动。

  1、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一玩吧。

  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进活动室并做小鸟飞的动作。(师:小鸟飞来了!我们来学小鸟飞吧!小鸟的翅膀飞起来,软软的,小脚掂起来做小碎步,转一圈)

  2、(师:大森林里真美啊!我们坐下来听音乐吧!)

  二、欣赏和感受乐曲。

  1、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师:(欣赏前要求)小朋友,请你们仔细听听音乐里会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

  师:你们都听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

  2、教师合着音乐演示小白兔和灰太狼的图片,幼儿倾听音乐。

  师:(欣赏前要求)那么到底是谁来了呢?请小朋友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你们一边听一边拍拍手来欢迎小动物出来吧!

  师:是谁来了呀?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蹦蹦跳跳)

  :所以音乐也是跳跳的,灰太狼是怎么走路的?(很重)

  :所以音乐也是重重的。(奖励小兔子)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这一遍请小朋友跟着小兔子,小兔子跳你们就跟着节奏拍手,灰太狼来了你们就停下不拍,也不动。(教师演示小兔子和灰太狼)

查看全文

精选狼教案集锦(精选15篇)

精选狼教案集锦 篇1

  【导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2.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主旨。

  3.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自然的态度。

  4.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

  针对步骤一中的文言知识梳理

  文言虚词“之”字辨析技巧: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狐、鬼的故事。真有这样的事吗?我们都知道是没有的。读狐说鬼是一种假托的方式,目的还在说人,说社会现象。例如有个故事叫《画皮》,说的是一个恶鬼,在人皮上画了一个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变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这简直是荒诞至极。但想一想就会觉得它非常真实,许多坏人在干坏事之前,不是先 要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吗?这个故事就出自《聊斋志异》。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随蒲松龄走进《聊斋志异》,去欣赏两只狼的表现。

查看全文

有关狼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有关狼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2、学习词语“黑洞洞”和故事中前半部分的角色语言。

  3、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羊、狼各一张。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羊、狼的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谁?

  2、有一天,小羊和狼碰在一起,小朋友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3、它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小朋友听老师讲个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小羊和狼》。

  二、听老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三、出示图片,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讲述故事。

  四、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羊正在河边干什么?狼走过来说了什么?小羊是怎样回答的?狼还说了什么?

  2、想到狼说要吃掉自己,小羊回到家里怎么样?

  3、谁看见了小羊在哭?

  4、小花猫它们都是怎样劝小羊的?学学它们说的话。

  5、到了天黑的时候,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干什么?

  6、小动物们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对付老狼?

  7、小动物们战胜了老狼吗?它们为什么能战胜老狼?

  五、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有关狼教案范文 篇2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情感外露,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点:(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我选择了这个音乐游戏。

  小班教学活动时要更加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兔子和狼》这个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的嬉戏中,反复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性质(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使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让幼儿玩中乐、玩中学。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