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出示“夸父”。(你能把这个词语读正确吗?)
预设:正音。字典上只有这一个音。(齐读)
2.“夸父”是什么意思?
预设:a夸夸父亲。(你很能干,能从字义上来分析。方法很好。但是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不是这个意思。)
b是人名。(你怎么知道的?你真爱学习!老师没教,你就会自己去读课文了。)
3.出示课题:“夸父追日”。(齐读课题)。
4.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a夸父为什么要追日?(边板书边评价:“追日”写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紧紧抓住了“追日”来问,真能干!)
b夸父是怎么追日的?
c夸父追日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么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哪个自然段?
2.反馈。
(1)夸父为什么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读正确,读流利。)
(2) 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夸父追日”的经过呢?(2——4)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2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人物精神。2、感悟神话语言的夸张和想象丰富,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简介神话的起源。2、你们以前曾经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那么这些神话故事都有什么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夸父追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法迁移,明确目标。1、学法迁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平时你们是怎么学的?2、提示新要求:让我们进一步去触摸神话的特点,感受神话的魅力。 三、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2、自由读课文。抓住描写夸父追日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的关键语句,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座两人一起完成老师的小练习。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1
一、谈话导入
师: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生: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夸父逐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夸父逐日》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夸父去追日吧。把书打开。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其余同学跟读)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读得不是很熟练,下面给大家2分钟再练读。
4.指名读。
5.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时间人物神话故事
根据板书:什么时候谁发生的怎样的神话故事呢?
这篇课文讲述了很久以前有个叫夸父的巨人因喜欢光明而追逐太阳最后变成一座大山的神化故事。
指名试说,教师指导。
师:你说得真好,你再说一遍给其他同学听,好吗?师:就像这样说,同桌之间再练习说一说主要内容。
练后指名说。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么有意思的神话故事,我们应当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谁来试试?
(1)指读第一自然段
(2)师:你读得不错,可是老师觉得你没有把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读出来。
请看大屏幕,谁能读出夸父那种追求光明的决心。
(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故事,背诵最后一段。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设想】
细读文本,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不是因为夸父的“神”,而是夸父身上那种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为什么追?因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追的时候太累了,心中时时想起“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才有动力去追,即使在最后一刻,他还是想起“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他才会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然后才水到渠成的升华,这一抛都抛出了什么?
《夸父追日》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孩子们前几篇童话故事未学。所以我在设计目标定位上把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去掉。
一、导入新课
1、喜欢看课外书吗?那一定读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平时都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2、除了看些童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指名说:
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这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例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齐读)
3、对夸父,你了解多少:
让我们跟随着夸父走进这个神话故事,相信学完后,你对夸父会有更多的了解。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19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3、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环节设计]
1、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暖炉旁,我们也许曾听过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神秘而又美丽动人的故事。在那些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里,我们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伟大的人类之母女娲,七夕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广寒宫里寂寞孤独的嫦娥……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另一个了不起的巨人——夸父,一起走进他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读课题。
3、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些什么?
[阅读教学环节]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打开书133页,自己去读读这篇神话,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几下,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在读不通的句子处做上记号,并多读几次。
二、再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夸父是个怎样的人?(巨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太阳西斜的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腿长、步子大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通用20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能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难点】能写一写读了本单元课文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夸父追日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
2、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师简单板书)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文,纠正字音。
3、默读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1、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评价补充:
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从夸父的心中所想,可以强烈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赶太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
夸父怎样追赶太阳的?从表面结果上看,夸父是心想事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眼睛,其实从夸父的追赶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夸父追赶太阳之后又怎样?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激励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的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
3、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