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教案

时间:2025-04-05

口算除法教案(精选12篇)

口算除法教案 篇1

  案例呈现: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到元旦时我们学校要举行联欢会来庆祝,你们喜欢吗?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就买了气球装扮我们的教室。

  二、新授

  1.出示例l:学校买有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个别答)

  (2)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3)请一个同学完整读一次题目。

  (4)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5)你会给这道题列式吗?

  (6)怎样口算80÷20呢?请同桌互相讨论想法。

  (7)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20×4=8080÷20=4

  归纳:想乘法,算除法

  或8÷2=480÷20=4

  归纳:想表内除法

  (8)写结果并验算:80里面有4个20,对吗?答:……。

  (过渡语:我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学校还买了彩旗装扮教室。)

  2.出示例2:学校买有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1)齐读题目,你会解决这道题吗?

  (2)谁来列式?(个别答)

  (3)怎样口算120÷30呢?请同桌互相讨论想法。

  (4)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30×40=120120÷30=4

  (你用的是哪种口算方法呢?)

  谁能用另一种方法来想?

  12÷3=4120÷30=4

  (你用的是哪种口算方法呢?)

  (5)那么这道题的结果是,写结果并检验。答:……

  3.对比例1、例2,归纳并点课题。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查看全文

《口算除法》教案(通用14篇)

《口算除法》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 p13 。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探究并初步掌握口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五、教学要素:

  1、已有的知识经验: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原型:

  (1)赵伯伯3次运60箱黄瓜,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3次运600箱西红柿,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3次运240箱青椒,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探究的问题:

  (1)计算“60÷3=”应怎样算?

  (2)计算“600÷3=”应怎样算?

  (3)计算“240÷3=”应怎样算?

  (4)如何计算几十、几百、几千除以一位数?

  六、教学过程:

  (一) 唤起与生成

  1.口答

  80里有个十

  400里有个百

  3000里有个千

  2.口算:

  36÷624÷430×3 600×6

  48÷872÷9400×22000×3

  在口算时,让学生说一说①口算“36÷6”是怎样算的;②“30×3”、

  “600×6”、“20xx×3”是怎样口算的。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口算。

  (二)探究与解决

  学习例1

  出示13页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查看全文

《口算除法》教案(通用13篇)

《口算除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交流、讨论理解算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重点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测试】复习旧知识

  1.口算,说出口算过程。

  8÷2= 15÷3=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

  2. 估算,说出估算过程。

  83÷2≈ 118÷6≈

  ( ) ( )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导入】口算除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通过检验,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都还有一定的记忆,这非常棒!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把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整理和复习,这样不仅能把知识加深印象,而且会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口算除法。不过,本节课的口算除法,可是有难度的,你们敢挑战吗?

  【讲授】讲授新知

  1.猜一猜。6月1日是什么节日?(儿童节)

  2.学习例1.(1)

  师:瞧,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彩旗)学校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

查看全文

《口算除法》教案(通用17篇)

《口算除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七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位数除几十几和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类推思维能力。

  3、培养发散、创新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6捆带4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一起来看图,图上有几个小男孩儿?(三个)

  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三个买了60枝铅笔)

  60枝铅笔如果10枝一捆,就是几捆呢?(六捆)

  再看看豆荚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平均每个男孩儿买了几枝?)

  2、集体讨论,明确算理。

  (1) 根据题意怎样列式?(板书算式:60÷3)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了几枝,就是

  把6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 集体讨论,明确算理

  60÷3等于多少,你知道吗?(指名4、5人说)

  他们算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一分。(电脑演示)

  对不对?那么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各抒己见。不论学

  生怎么说,只要计算正确都算对。师注意转换学生语言,并最后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但不论是……还是……最终的意思都是“6个十除以3得2个十,2个十是20”。(师边说边板书想)

  学生齐读想。 所以……(师引导齐读算式)

  3、教学除法的两种读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定教的时间)

查看全文

口算除法教案(精选15篇)

口算除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

  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

  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

  (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

  (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

  (3)80张纸有( )沓;

  (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

  (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查看全文

《口算除法》教案(精选20篇)

《口算除法》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老师出时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6÷3   8÷4    48÷6    2÷2

  6÷2   9÷3    16÷8    27÷9

  2、口答。

  60里面有(  )个十。

  800里面有(  )个百。

  240里面有(  )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4、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2)用电脑逐步呈现逐题图的情节

  (3)蔬菜仓库——要运输的蔬菜、水果——运输车辆——运货人的对话。

  (4)根据故事情节,你获取了那些数学信息?

  小组交流,提出相关问题。

  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5)你能解答同学的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中的(1)

  (1)赵伯伯要运多少箱?分几次运完?

  怎么理解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求每次运多少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60÷3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学生1:根据一位数成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我想:20×3=60,那么60÷3=20。

  学生2:根据表内除法,我想:6÷3=2,那么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学生3:我根据分小棒的方法来解决的,把60箱看成6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共6捆,也就是60根,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