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案

时间:2025-04-05

《口算乘法》教案(精选13篇)

《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中的进位法则,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法和算理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唤醒已有知识经验

  2.激趣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呈现不同算法

  3.交流互动:总结笔算算法,理解算理

  4. 总结应用:运用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闯关练习(13×3= 20×4= 300×3= 141×2= 23×3= )

  设定常规的口算竞赛练习,孩子们会自然地按照接龙的顺序一道一道的读题口算答案。在口算结束后,会挑选出其中的一道或两道问题询问孩子是如何进行口算的,学生口中的算法就是将来的算理。挑选出的口算题目覆盖面广,涉及整百整十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有没有信心闯过第二关呢?在学习报告单中完成竖式计算题。

  在口算竞赛之后设置了全班每一个人都动手的笔算练习,在集体订正答案的基础上,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除了订正答案的对错,同时还要关注竖式书写的规范性。

查看全文

《口算乘法》教案(通用14篇)

《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查看全文

《口算乘法》教案(通用15篇)

《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P第49页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 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归纳概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抢答题:出示口算卡片

  12×3= 500×7= 15×4= 60×70= 350×2

  2、估算:卡片出示197×5≈,那约等于多少呢?你是如何估算的。(明确方法)

  3、笔算板演: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45×12的竖式)师:来,你做得最快,请你上黑板板演,请注意书写工整。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交流评价:(方案一)她计算错了。哪里出错了,他是如何错的。你观察真仔细,老师帮他改过来。师:要注意,计算要处处细心。(方案二)她做对了。谁来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说得真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例1:将来李叔叔从兰州乘火车去北京用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明确题意

查看全文

《口算乘法》教案(精选14篇)

《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汇报卡、多媒体课件、香蕉题卡片、目标检测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听算后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抢答:

  3个十是?30是个十?300是个百?60是个十?9个十是?3个30是?

  3、小结导入: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们知道是谁在为我们默默辛苦的工作吗?(生:邮递员)师:对,是我们的邮递员叔叔,今天我们把邮递员叔叔请来了,请看主题图。

  自主学习: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查看全文

口算乘法教案(精选15篇)

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具体情境,能说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2.经历口算方法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口算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口算方法的抽象概括。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自主探究,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56页主题图。

  活动指导:

  (1)看图,收集并汇报信息。

  (2)组内讨论并汇报: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预设

  生1:同学们去游乐园,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登月火箭8元,碰碰车20元。

  生2: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生3:坐旋转木马每人5元,4人需要多少钱?

  2.引入课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口算乘法。

  操作指导:本板块引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游乐园主题图,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板块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活动1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查看全文

《口算乘法》教案(精选13篇)

《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乘法。

  2、初步了解速度的概念,能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

  二、教学重点:会用以学方法推导出口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熟练进行口算

  四.教具;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交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交游吗?出去交游,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a.提出问题,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各是多少。

  b,学生根据给出的图片的速度,提出问题。

  2.学习新知

  学生提出问题

  探讨口算方法,请大家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16x3=

  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归纳并板书

  1、 拆数法 10x3=30

  6x3=18

  30+18=48

  2、 分解法 2x3x8=48

  3、 连加法 16+16+16=48

  4、 竖式计算 16

  x 3

  3. 归纳小节

  比较4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

  学生根据上题的方法自学讨论、汇报归纳、总结

  4.练习巩固

  小黑板出示两种练习题

  观察、比较总结

  教师小节并出示课题

  5.作业;见课本

  5.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6x3=48(千米)

  160x3=480(千米)

《口算乘法》教案 篇2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