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教案

时间:2025-04-05

《口耳目》教案(精选15篇)

《口耳目》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1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实物图片,沙滩图。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

  出示学过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鱼  飞  雨  风  土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

  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它们来了。(出示生字)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已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2、了解除学情。

  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

  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衅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查看全文

《口耳目》教案(通用15篇)

《口耳目》教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 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识记 12个生字;难点是通过对这12个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1个偏旁“角字头。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意,认清字形。

  3、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三、教学策略: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第一课时安排:认识口、耳、目、日、月、火六个字。

  六、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各种标牌:七星延陵学校、加贝超市、李隘村、青峙村、北仑小港等

  (师:谁能报出它们的名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吗?

  2、小结:对呀,只要小朋友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玩、吃、喝、走、看的过程中都可以认识许许多多的字呢。

  二、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揭示课题。

  过渡: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请你们发挥“看”的本领,来认识几个非常有趣的字。

查看全文

《口耳目》教案(精选18篇)

《口耳目》教案 篇1

  识字一  2《口耳目》

  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义了解、识记字形。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可以依据象形字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发展语言,培养自信心,表达自己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

  1、配乐讲故事

  老师指着“龟甲”上的文字说:“有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出示一个大大的“龟甲”刻着 12个甲骨文)考古学家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们猜猜,会是怎样的故事呢?(先给出让学生猜的时间,然后教师再讲故事。)

查看全文

《口耳目》教案(通用14篇)

《口耳目》教案 篇1

  识字一  2《口耳目》

  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义了解、识记字形。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可以依据象形字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发展语言,培养自信心,表达自己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

  1、配乐讲故事

  老师指着“龟甲”上的文字说:“有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出示一个大大的“龟甲”刻着 12个甲骨文)考古学家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们猜猜,会是怎样的故事呢?(先给出让学生猜的时间,然后教师再讲故事。)

查看全文

口耳目教案(精选9篇)

口耳目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1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实物图片,沙滩图。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

  出示学过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鱼  飞  雨  风  土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

  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它们来了。(出示生字)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已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2、了解除学情。

  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

  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衅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查看全文

口耳目教案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口耳目教案,希望能够帮到您!

  口耳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