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案(通用13篇)
《孔子拜师》教案 篇1
春夜喜雨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孔子拜师》教案(精选17篇)
《孔子拜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传授”等词语。
2、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相互认识
2、学生说说自己姓氏的名人,教师相机引出孔子。
3、教师简单介绍孔子,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4、看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学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并圈出生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2、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生字。
①让学生说说认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②猜字游戏。
4、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5、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名读。
6、谁还有读不准的词语?指导读读不准的词语。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课文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一起来读一读。
2、如果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可以放在一起?
3、学生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4、这类生字,哪个最难写?想跟老师一起写?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6、投影展示,学生评价。
四、课文小节
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提出搜集孔子和老子材料的要求。
《孔子拜师》教案 篇2一、情境导入
1、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板书孔子。你们了解他吗?你说,你说。
孔子拜师 教案(精选12篇)
孔子拜师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重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 前往洛阳 认真求学 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 做 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拜师教案(通用16篇)
孔子拜师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大思想家勤学上进、学无止境的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四、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孔子拜师教案(精选14篇)
孔子拜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重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 前往洛阳 认真求学 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 做 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拜师》教案(精选16篇)
《孔子拜师》教案 篇1
春夜喜雨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