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an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带点的字注音)
2、订正读音。
3、自由读课文。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⑵ 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⑶ 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板书:
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1
之二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 :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带点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 ,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乐声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思想】
通过课堂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多媒体教学选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辅助互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中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提出问题,发动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教学环节设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开发思维,积极探究问题,实现教学目标。二到三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以分组的形式设计,本组的课文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真挚而强烈的感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设身处地去读,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多读多想。《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祖国诞生时的感情,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会10个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的梗概。
⑵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重点:
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学生:
课前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试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教师:
查阅有关的资料,联系学生生活选取材料配合课文的训练。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利用《开国大典》vcd,截选会前、典礼的主体部分、阅兵的盛况和群众游行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谁去过天an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an门广场?
2、课前大家查找了有关资料,对于天an门广场,(出示图片)你们了解多少?
天an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an门”。
天an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学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些词都能读准吗?(出示字词)
2、看来大家学得不错,待会儿我们再自己读读课文,要求(出示):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的适当停顿。互相交流,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3、老师刚才注意到了,这几个句子(出示)同学们在反反复复的读,是不是觉得太长了,停顿有困难? 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从此,天an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4、其他地方还有困难吗?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精读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第一次到天an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宽广、最壮观)
3、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指名读。我们一起来。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1
之六
作者:小廖
一、教学目标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标准着一个国家的诞生。
(二)理解字词:
1、区别行近字:
泽( ) 设( ) 渠( ) 瞻( )
译( ) 投( ) 距( ) 檐( )
2、理解下列词语:
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三)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的程序写了五个内容: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2、五星红旗徐徐升起。3、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4、典礼之后举行阅兵式。5、再写天安门的群众游行队伍。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分析课文第一段。
1、时 间:1949年10月1日。
地 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
2、天安门的布置。画出天安门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