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教案

时间:2025-04-05

《机械运动》教案(精选13篇)

《机械运动》教案 篇1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参考系的概念;明确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一个运动,结果会有不同;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2、理解质点的概念,明确质点是理想模型.

  3、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4、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5、知道什么叫质点运动的轨迹,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含义.

  6、初步了解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重要抽象思维方法之一.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机械运动的永恒性和相对性,知道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

  2、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理解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显示引出课题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车辆行驶,火箭发射,卫星飞行,电子绕核运动……

  归纳:

  1. 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2.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讨论(师生)

  (1)静止是绝对的吗?

  (2)描述一辆列车的运动,甲说它向北行驶,乙说它向南后退,这可能吗?

  引出参考系概念: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1)讨论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的乘客

查看全文

《机械运动》教案(精选12篇)

《机械运动》教案 篇1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参考系的概念;明确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一个运动,结果会有不同;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2、理解质点的概念,明确质点是理想模型.

  3、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4、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

  5、知道什么叫质点运动的轨迹,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含义.

  6、初步了解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重要抽象思维方法之一.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机械运动的永恒性和相对性,知道运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

  2、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理解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显示引出课题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车辆行驶,火箭发射,卫星飞行,电子绕核运动……

  归纳:

  1. 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的存在形式,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2.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讨论(师生)

  (1)静止是绝对的吗?

  (2)描述一辆列车的运动,甲说它向北行驶,乙说它向南后退,这可能吗?

  引出参考系概念: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1)讨论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的乘客

查看全文

《机械运动》教案(精选13篇)

《机械运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

  2、培养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由实践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查看全文

机械运动教案(精选10篇)

机械运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

  2、培养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由实践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查看全文

《机械运动》教案(精选6篇)

《机械运动》教案 篇1

  (作者:北京广渠门中学 刘崇灏)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查看全文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通用2篇)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篇1

  (作者:北京广渠门中学 刘崇灏)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