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一课 早期人类(阅读课文)
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掌握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氏族组织,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观点。2.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劳动创造人,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教学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学期的下学期的学习及任务、目标
二、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拟出阅读提纲。
1.劳动是怎样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 2.现代人分哪几种?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原始人类使用哪些工具?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生产活动?4.氏族组织中原始人类怎样生活?
5.世界上哪些地区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其标志着什么?
三、指导学生阅读全文
四、学生回答问题
五、完成课堂练习
本课作业:书后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知识目标
掌握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初步掌握阶级观点。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种姓制度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见教材p5导语)本课导语导入
新课学习

查看全文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以上条目)
主题活动:  马可•波罗东游寻踪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马可•波罗东游的活动,具体了解古代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实,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知识,树立交流与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主旋律的意识。
 2.掌握当时西方人获取、认识和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途径,理解中国走向世界的漫漫历程。
 3.通过绘制马可•波罗东游路线图,学习绘制地图的基本技能并培养通过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查阅和收集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文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做导游和扮演角色,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进入历史情景的自我表现能力。
 6。模拟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感受中国风韵,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前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内容
本课活动主题是“马可•波罗东游寻踪”,活动要围绕主题让学生了解马可•波罗来中国的路线,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活动要立足于友好往来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土流,让学生尽可能以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中国,“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元朝”是活动始终应该坚持的视角,避免中国人看中国。
2.制定活动计划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整体上制定活动汁划后,让学生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查看全文

九年级历史上册《美国南北战争》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简单过程和战争的影响;说出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及作用。

2.通过分析南北战争前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林肯主要贡献的总结,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认识内战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美国内战的影响,认识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的贡献,他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贡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突破方法】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补充关于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材料,通过设置疑问、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轻松突破学习重点。

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突破方法】针对学生对南北战争的原因、影响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认识,由浅入深出地化解难点。

三、课前准备

1.鼓励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林肯以及南北战争的材料。

2.要求学生复习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美国总统、美国南北战争时南北实力表、对林肯的评价等图文资料以及《大国的崛起》的视频,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充分感知历史学科特有的时空概念。课前先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内容,课堂上再以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专题性概括。对于重难点采取范例导学、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的意识,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查看全文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第2课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古国名 文明中心 文明成果(或代表制度)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附:《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目的 地位(作用)
《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种姓制度 维护高等级的特殊地位。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社会发展不利。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西


明 古

腊 雅典 奴隶主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发展达到全盛(扩大公民权利等措施) 补充:希腊文明最早出现在前xx年的爱琴文明(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

马 公元前8世纪:建城→公元前5xx年:成立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帝国分裂→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皇帝。2世纪,地跨欧亚非。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大化改新 时间 646年 学习榜样 中国唐朝
改革内容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查看全文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概况:
14—17世纪,欧洲兴起一股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风潮,这一运动被称为“     ”,它最早兴起于     ,其核心主张是    
思想。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            的           运动。
2.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1)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     》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
(2)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代表作是《     》、《          》。
(3)莎士比亚(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
(二)新航路开辟
1.概况: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设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          ”。
2.主要航线:
①哥伦布: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   (大陆)的古巴、海地等地,他始终相信自己到达的是亚洲     ,至今当地居民还被称为“      ”。

查看全文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3

6.提问《独立宣言》是谁起草的?并口述其主要内容。
    《独立宣言》通过于1776年7月4日,由杰斐逊等起草。宣言内容分为三部分:宣
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生命、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接着历数英王的种种罪行,最后宣称:“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表达了全美人民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的强烈愿望。
    7.理解《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独立宣言》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历史文献,它的发表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它是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它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它比法国的《人权宣言》早xx年,所以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所以,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1.读教材,学生自主填表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美力量的对比
国别经济 英国实力雄厚 美国经济比较落后
人口 本土六七百万,连同殖民地人口共3000多万 不到300万
军队装备 拥有较多的正规军,强大的海军,较好的武器,有军事基地作补充,在北美驻军几万人 xx0军民,几个人一条破枪
2.复述独立战争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