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

时间:2025-04-05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及其作用

两个计算机间通信时对传输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需进行一个共同的约定,我们称为协议(protocol)。一般来说,协议要由如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协议本质上无非是一种网上交流的约定,由于联网的计算机类型可以各不相同,各自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不尽相同,为了保持彼此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行某种互相都能够接受的规则。   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是因特网(internet),它所采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具体的说就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即tcp)和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即ip)。其中tcp协议用于负责网上信息的正确传输,而ip协议则是负责将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   tcp/ip协议本质上是一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协议。其基本思想是把信息分割成一个个不超过一定大小的信息包来传送。目的是: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个用户长时间地占用网络线路;另一方面,可以在传输出错时不必重新传送全部信息,只需重传出错的信息包就行了。   tcp/ip协议组织信息传输的方式是一种4层的协议方式。下图是一种简化了的层次模型:应用层 telnet、ftp和e-mail等 传输层 tcp和udp 网络层 ip、icmp和igmp 链路层 设备驱动程序及接口卡 图tcp/ip协议层次简化模型    模型中,最底层为tcp/ip的实现基础,主要用于访问具体局域网,如以大网等。中间两层为tcp/ip协议,其中的udp为一种建立在ip协议基础上的用户数据协议(user data gram protocol,即udp)。最上层为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的一些服务:telnet(远程登录),允许某个用户登录到网上的其它计算机上(要求用户必须拥有该机帐号),然后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使用远端计算机: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在网上计算机之间传送程序或文件;smtp(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允许网上计算机之间互通信函;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协议),用于将域名地址转换成ip地址等。

查看全文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iso分层下三层

·    物理层的功能:电压水平,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物理接口
·    网络层协议有很多种,最常见的网络层协议主要有ip,ipx,netbeui.netbeui是不可路由协议
·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分段上层数据,建立端到端连接,将数据从一端主机传送到另一端主机,保证数据传输稳定性

tcp/ip

·    ip数据包如tcp包包含5个元素:协议号,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
·    tcp/ip环境中端口共有65535个端口号,其中1024个端口号默认提供系统和一些经典应用层协议使用。
·    tcp/ip特点:三次握手,差错检测,面向连接,速度慢,有顺序号和确认号。upd速度快
·    icmp种echo request由ping产生,主机可通过它检测网络的可达性,echo reply表示该节点可达。
·    a类地址从1-126,1600个地址;b类地址128-191,65534个地址;c类192-223,254个地址。
·    ipx特点:地址结构10个字节,接口的mac地址是逻辑地址的一部分;多种封装格式;路由协议rip,服务广告sap;netware客户机通过gns请求服务器。
·    ip报文结构:ip报文头部中包含代表最小延迟,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等信息
·    ip报文头部identification字段用来唯一标示每一纷数据报文;通常ip报文头部为20字节长。
·    当路由器接到的ip报文的mtu大于该路由器的最大mtu时,会丢弃该分组。

查看全文

第42课 神奇的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能够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不同,能初步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
  (3)能过学习电子邮件和网络信息共享能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对于  internet有一个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网络的概念及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刚开始学习计算机到今天,我们已经把计算机的许多知识和许多应用软件都学进我们大脑的“存储器”。可在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计算机都是一体的,任何一个计算机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相互的交换资料、传递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遥远的天涯海角变成咫尺天涯!这,就是神奇的计算机网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二、新授
  教师通过投影或屏幕展示一个校园网网络结构,并放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影片。
  1.计算机网络
  根据出示的校园网结构图,向学生介绍:把许许多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就叫做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类型
  出示幻灯片,分别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
  3.计算机网络作用
  通过多媒体影片和上网实例介绍,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的操作)
  三、学生练习

查看全文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精选4篇)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鼠标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单击、双击等常规操作方法。

  2、学习开机、关机的步骤。

  二、教学重点:

  鼠标的握法及操作方法,知道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单击、双击等常规操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2、新知园。

  (1)学习计算机的开机。

  (2)认识计算机的桌面。知道桌面,就是屏幕上显示的整修区域,计算机程序在桌面上的名称叫做图标。从图标可以运行程序。利用“开始”按钮,也右以进入程序。运行后的程序,其名称以按钮的形式出现在任务栏中。

  (3)学习握鼠标的方法:用右手掌心握住鼠标,食指轻轻放在鼠标器的左键上,中指轻轻放在鼠标器的右键上,大姆指、无名指和小姆指轻轻握住鼠标的两侧。

  (4)学习移动鼠标、双击和单击。双击,就是快速按鼠标左键两次。移动鼠标,就是不需要击键,只改变鼠标指针在桌面上的位置。单击就是按一次鼠标的左键。

  (5)学生进行移动鼠标、单击鼠标和双击鼠标的练习。

  (6)学习关机。

  3、大显身手:

  (1)说说开机与关机的操作顺序有什么不同。

  (2)说说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计算机。

  4、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你知道吗?

  教材第6页鼠标的由来。

  四、课堂小结。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 篇2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查看全文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道德规范(精选3篇)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道德规范 篇1

  课题:(第四节、第五节, 1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的意义;

  增强对病毒的防范意识;

  懂一些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安全用机、防病毒、知识产权常识(重点);

  按机房制度用机(实践中的难点)

  教学形式:进入机房,现场教育

  教学过程:

  1.  引言

  2.  阅读与讲解(学生看书,演示相关资料)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知识;

  知识产权简介;

  用机道德规范及机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总则。

  3.  提问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危害?

  使用计算机应注意哪些问题?

  不经别人同意就把他制作的软件拷贝给旁人使用,对不对?为什么?

  4.  小结(投影或板书要点)

  计算机病毒;

  防病毒措施;

  知识产权;

  用机道德规范。

  5.  上机准备

  布置预习;

  安排上机座位;

  注意问题。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与道德规范 篇2

  增强对病毒的`防范意识;

  懂一些必要的知识产权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安全用机、防病毒、知识产权常识(重点);

  按机房制度用机(实践中的难点)

  教学形式:进入机房,现场教育

  教学过程:

  1. 引言

  2. 阅读与讲解(学生看书,演示相关资料)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知识;

  知识产权简介;

  用机道德规范及机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总则。

查看全文

管理计算机资源(精选2篇)

管理计算机资源 篇1

  课题:教学目的:掌握利用“我的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的电脑”窗口组成。2.文件、文件夹的概念。    3.如何查看计算机资源?二、新授1.新文件夹的创建(1)利用“文件”菜单创建新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新文件夹的位置(如c盘) →单击“文件”菜单→指向“新建” →单击“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2)利用快捷菜单创建新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新文件夹的位置→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指向“新建”命令→单击“文件夹”命令→输入新文件夹名。(3)在“保存”对话框中建立新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文件”菜单→单击“存盘”命令(或“另存为”) →单击工具栏的“新建文件夹”按钮→输入新文件夹名。练习:在“my documents”文件夹中创建新文件夹“lx”。2.选定文件和文件夹(1)选定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指向文件或文件夹 → 单击(反白即被选中)(2)选取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方法1:选定第一个文件夹或文件夹→指向最后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shift+单击方法2:用鼠标在空白处拖出一个虚线框框住欲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3)选取多个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按住 ctrl 键不放,依次用鼠标单击所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夹。(4)选取所有文件或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编辑”菜单→单击“全部选定”命令或按ctrl+a。(5)取消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文件或文件夹以外的空白区域。练习:在“c:\my documents”文件夹下选定1个或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文件与文件夹。3.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1)菜单法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 →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移动)或“编辑”命令(复制)→选择目的文件夹 → 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2)拖动法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拖动至所需的文件夹。(讲清拖动法的两点说明)练习:用菜单法或拖动法把“c:\my documents”文件夹下的3个文件到“c:\lx”文件夹中。4.删除文件或文件夹(1)菜单法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单击“文件”菜单→单击“删除”命令→在“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2)拖动法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拖动选定对象到“回收站”图标后释放鼠标→在“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3)键盘法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源文件或文件夹→ 按delete键→在“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练习:用菜单法和拖动法删除“c:\lx”文件夹中的2个文件。5.文件或文件夹的改名方法:(边讲边演示)选定文件或文件夹 → 单击“文件”中的“重命名”命令 → 输入新文件名后enter键。练习:用菜单法更改“c:\lx”文件夹中的1个文件的名称。6.查找文件和文件夹方法:(边讲边演示)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单击“文件或文件夹” → 在对话框中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欲查找的文件名→单击“开始查找”按钮→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关闭按钮。练习:查找”c:\”文件夹中名称为readme.txt的文件。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我的电脑”来管理计算机资源,希望同学们利用上机实践的机会练习一下有关文件与文件的操作。四、作业:完成教材后面实践1、2。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