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时间:2025-04-05

其他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趋势;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第一节        计算机发展简史及时发展趋势

1、  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多媒体化

第二节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我们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一般来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顺序是: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

在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均可采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共有128个字符。

第三节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冯.诺依曼计算机有五个基本部分,即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 输入设备:常用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标,话筒等

(2)输出设备:常用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打印机可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最小存储单位为字节(BYTE),1K=1024字节,1M=1024K

目前电脑的内存容量为几十兆到几百兆之间

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外存储器有软盘(1.44M),硬盘(3.2G),光盘(650M)等

(1)操作系统(DOS,XENIX,UNIX,WINDOWS)

(2)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FOXPRO等) 

(3)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

1、  开机:先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部件,再开主机

查看全文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章 PC系列计算机 
第3章 中文Windows 98基础 
第4章 文件管理和资源管理器 
第5章 中文 Windows 98附件工具 
第6章 深入中文Windows98 
第7章 WORD基本操作 
第8章 文档排版 
第9章 创建和编辑表格 
第10章  图文混排 
第11章  EXCEL概论 
第12章  Excel的基本操作 
第13章  怎样用好公式 
第14章  图表创建与编辑 
  

[教学标题]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 电子管阶段   (1946-195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查看全文

微型计算机基础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知道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结合练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五大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实物、课件,讲述与操作相结合。【课型设计】通过实物及课件,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由学生总结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因此这节课没有完全按教材内容讲,而是结合现在主流计算机配置进行讲解,教学素材大部分是自己采集的实物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提供网络化学习的路径。【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电脑、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2、练习文档,自学软件【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 教学提示一、导入  新课(情景设置,问题导入  ):1、准备新授之前,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了解程度,展示打开的计算机主机箱,激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2、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这个新兴的学习、生活、娱乐工具,既是工具,我们不但要使用好它,还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计算机是怎么样构成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4 (计算机硬件)二、开展新课实物展示计算机课件展示计算机图片,提问各部分名称,显示各部名称,连接鼠标键盘,讲解其作用——输入设备返回——机箱内部打开实物计算机让学生看到其内部结构,结合课件图片,讲述其内部各部件名称并连接到各页讲述其作用——输出设备、存储设备、CPU。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      讲述过程中采取启发提问法,学生能回答的,老师就不讲。   键盘、鼠标的种类   CPU主频:计算机档次的标志;显示器的性能指标;硬盘的容量、转速;软盘与U盘教学过程 教学提示三、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式:分组总结,代表发言,不足补充。得出结论四、教师小结五、练习(见 附1、附2)  做附1时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系统属性来查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果讲课教室能上网的的话,还可让学生到网上去了解更多的硬件知识,并模拟DIY一台计算机。六、教师总结,结束本课并且出示启示: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善于发现,学习事半功倍。               深化意识,协作学习。让同学展现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的乐趣。   教师对本节课做总结        对课题进行引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