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5-04-05

计算机教案范文(精选12篇)

计算机教案范文 篇1

  一、课程标准

  初步地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认知: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技能:1.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 情感: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读懂计算机程序代码。

  三、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是与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同时,因为陌生,他们往往会把其看作一种神秘而遥不可及的事物。因此,强调计算机程序与生活的关系的必不可少。再者,他们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等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对于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了解起来应该是不会太困难。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除了使用通用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多媒体加工软件等)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延续,与第三章内容紧密相联。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以前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因此,只要求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的衔接部分。

查看全文

关于计算机教案(精选16篇)

关于计算机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防治

  教学重点:病毒的特性,危害形式

  一、病 毒 的 定义

  从广义上定义,凡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直至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病 毒 的 历 史

  1988年发生在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蠕虫病毒是由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生莫里斯编写。虽然并无恶意,但在当时,"蠕虫"在INTERNET上大肆传染,使得数千台连网的计算机停止运行,并造成巨额损失,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病毒是80年代末出现的"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小球病毒"等。因当时软件种类不多,用户之间的软件交流较为频繁且反病毒软件并不普及,造成病毒的广泛流行。后来出现的word宏病毒及win95下的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 最初对病毒理论的构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说。在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三、病 毒 的 产 生

  1、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2、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3、用于版权保护。

  四、病 毒 的 特 征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再由系统分配资源,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其目的对用户是可见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当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到系统的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病毒的动作、目的对用户时未知的,是未经用户允许的。

查看全文

精选计算机教案(精选16篇)

精选计算机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xx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时数为1课时(45分钟)。《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二、教材分析

  根据20xx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与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查看全文

精选计算机教案范文(通用12篇)

精选计算机教案范文 篇1

  教材分析:

  《保护我的计算机》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由“任务引导”、 “知识窗”等模块构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网络中的安全隐患”、“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两部分内容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学习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要让学生知道:网络虽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开放的网络系统也带来了众多的安全隐患。“知识窗”模块,主要介绍了“系统漏洞与补丁”,使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拓展知识的空间。教材由 “做一做”、 “试试看”模块构成课内操作实践体系;(“做一做”模块让学生参照操作步骤完成任务后,可以模仿或自主确定方法步骤,进行“试试看”的模块)。使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网络防护软件来保护个人计算机的安全。使学生树立正确网络安全与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网络中的安全隐患;

  (2)了解网络防护软件的种类,掌握360安全卫士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维护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学习,知道网络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网络安全防范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网络防护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树立网络安全与防范意识。

  教学媒体(资源):

  微机室 360安全卫士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ppt演示文稿) 片断

  教学过程:

  教学

查看全文

计算机教案汇总(精选14篇)

计算机教案汇总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学打字”软件。

  (2)能熟练地输入数字和字母。

  (3)识记键位,争取实现”盲打”。

  二、重点难点

  (1)正确的指法、熟练地输入。

  (2)速度、准确率、键位识记。

  三、教学内容

  1、打字要求

  (1)键盘输入技能很重要,规范化地训练,正确操作姿势,要有刻苦性的训练,还要动脑筋去识记键位,体会键与键之间的位置关系。

  (2)操作键盘时十指分工明确,击键动作轻、快、准。

  (3)打字坐姿自然、舒适,眼睛平视显示器。

  (4)学生机上在安装的”金山打字”软件上进行,通过使用”金山打字”软件,提高操作水平。

  (6)练习以后可进行”初级测试”。特别注意,不能以单手、单指击键提高速度,是以指法为正确的前提进行。一人用一台计算机。

  2、上机训练

  (1)(教师演示)启动”金山打字”程序。

  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选择”程序”就可以看到”金山打字”的图标了,单击”金山打字”命令,打开”金山打字”窗口。只要我们选择英文输入就可以进入”金山打字”软件的主画面(学生练习打开”金山打字”程序,进入主画面)。

  (2)教师演示讲解”金山打字”软件的用法

  进入”金山打字”的主画面后,使用光标移动键,就可以在左边的菜单上下移动,选择训练的项目,选中的.按钮呈下凹状,按回车键,就可以开始打字练习了。

  “金山打字”软件由易到难准备分别设计了”指法入门””字母键练习”””初级测试””中级测试”几种类型的练习,我们就按照这种顺序一步步的进行,很快我们就能比较熟练的使用键盘了。

查看全文

有关计算机教案(精选12篇)

有关计算机教案 篇1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 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五)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和常见的外部设备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