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思路:
听算练习
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
1、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76+842。
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
5、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16+9、37+5、78+12、48+50、99+1、
38+24、71+34、28+16、93+25、10+78、
二、复习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1号练习本上做。76+84
学生完成后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板书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设计(3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练习设计
共13课时 总第44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练习十八第9题)
1 2 5 2 4 7 6
× 7 × 4 × 8
7 4 2 8 3 8 0 8
3、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练习设计
1、观察下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表略,练习十八第4题)
(1)看表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可以是乘法问题,也可以是加、减、除法问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11、12题。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要解决提出的问题要先计算出什么?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找规律(练习十八第13题)
(1)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师生齐总结规律:
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