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教案

时间:2025-04-05

《金属》教案(通用4篇)

《金属》教案 篇1

  课题

  5.3金属

  总第5 课时

  主备教师

  教

  学

  要

  求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中考资源网

  2、了解合金及其优良性质和广泛的用途。中考资源网

  3、在交流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考资源网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中考资源网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合金的作用。中考资源网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启发、归纳、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a、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生活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厨房用品、装饰用品、首饰、建筑

  国防、航空、轮船等等。中考资源网

  思考:在不同的领域,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

  a、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因为金属熔点较高,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

  或灰色,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中考资源网

  探究活动:将蜡分别粘在金属匙和塑料匙的一端,同时放入煮沸的水中,观察蜡的变化,并想想其中的原因。中考资源网

  现象:放在金属匙上的蜡块慢慢溶化,放在塑料匙上的蜡块无变化。中考资源网

查看全文

金属教案

课题

5.3金属

总第5 课时

主备教师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中考资源网

2、了解合金及其优良性质和广泛的用途。中考资源网

3、在交流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考资源网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中考资源网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合金的作用。中考资源网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启发、归纳、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a、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生活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厨房用品、装饰用品、首饰、建筑

国防、航空、轮船等等。中考资源网

思考:在不同的领域,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

a、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因为金属熔点较高,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

或灰色,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中考资源网

探究活动:将蜡分别粘在金属匙和塑料匙的一端,同时放入煮沸的水中,观察蜡的变化,并想想其中的原因。中考资源网

现象:放在金属匙上的蜡块慢慢溶化,放在塑料匙上的蜡块无变化。中考资源网

原因:金属导热性能好,非金属导热性能差。中考资源网

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制成电线和电缆

良好的延性,可以抽成丝

良好的展性,可以展成薄片

查看全文

金属晶体(通用2篇)

金属晶体 篇1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模型及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理解金属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较为系统地掌握化学键和晶体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二、学习重点:

  金属晶体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金属晶体结构模型。  

  四、学习过程

  [投影]选一位同学的家庭作业(以表格形式比较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求全体同学对照分析各自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然后投影一张正确的表格。

  表一: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比较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结构

  构成晶体粒子

  阴、阳离子

  分子

  原子

  粒子间的作用力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性

  质

  硬度

  较大

  较小

  较大

  溶、沸点

  较高

  较低

  很大

  导电

  固体不导电,溶化或溶于水后导电

  固态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

  不导电

  溶解性

  有些易溶于等极性溶剂

  相似相溶

  难溶于常见溶剂

  [展示金属实物]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教师诱导]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

  [学生分组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查看全文

第二章 碱金属(精选2篇)

第二章 碱金属 篇1

  教、学法指导

  1.主要内容:

  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碱金属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碱金属元素制法、用途、存在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关系。

  ③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制法、用途及焰色反应。

  2.学习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和碱金属元素性质比较。

  考点与命题

  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化合物Na202、NaOH、 Na2C03、NaHC03分别作为过氧化物、强碱、强碱弱酸盐、酸式盐的代表,在无机化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都成为命题的重点物质,它们是物质推断、鉴别及有关实验、计算的常见物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主要侧重于三方面:一是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二是碱金属元素性质;三是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后者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

  第一节  钠

  1.钠的性质

  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而且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

  (1)跟氧气反应:

  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4Na+02=2Na20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Na+02Na202(黄色火焰)以上反应说明Na202比Na20稳定。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2Na+S=Na2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

  ①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③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

查看全文

4.4 金属(精选17篇)

4.4 金属 篇1

  1.与非

  (l)的主要特性

  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金属元素的中文名称都带有“金”字旁。一般可根据金属的特性来初步辨认金属与非金属。

  (3)某些非金属(如石墨等)也具有与金属相似的性质,但它属于非金属。

  2.金属活动性顺序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金属有铁、镁、铝、铜、锡等。金属一般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如2mg十o2==2mgo)。活泼金属与稀硫酸、盐酸发生反应,如mg+2hc1=mgc12+h2↑。按金属活动顺序,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较弱的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① 铁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

  潮湿空气中与水、02等物质反应  生锈

  在氧气中燃烧  fe+ 2o2= fe30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与酸反应 fe+2hcl= fecl2+h2↑ 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与cuso4溶液反应 fe十cuso4= fes04+cu 铁棒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若cus04完全反应,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查看全文

碱金属的化学教案(精选9篇)

碱金属的化学教案 篇1

  复习目标

  知识

  1、指示剂显色规律

  2、认识酸碱盐

  3、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分析归纳式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仪器:

  烧杯、白纸、试管等。

  药品:

  10%的NaOH溶液、5%的硫酸溶液、5%的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剂、镁、氧化铜、氢氧化铜、碳酸钠试剂、氯化钡等

  其它:

  多媒体投影、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今天我们来复习酸和碱,看投影(今节要复习的知识)

  【板书】1、指示剂显色规律

  画一幅《雨落叶出红花开》给同学们。问学生,你们看到了吗?认真观察,知道里边是什么化学知识?

  分析原理,引出指示剂变化规律(见投影)

  练习一

  【板书】2、认识酸碱盐

  投影物质的分类与练习

  浓酸、浓碱的使用

  【板书】3。常见酸碱化学性质

  见投影

  【板书】4、溶液酸碱度的

  表示方法(见投影)

  【小结】本课复习知识明确要复习内容

  猜想、思考、回答问题

  做练习一

  观察、做练习二

  做练习三

  做练习四(填表)

  激发学生学兴趣,分析应用指示剂知识

  巩固知识:

  巩固酸碱化学性质知识

  用化学性质去检验物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现有下列物质:①食醋②石灰水③CO2的水溶液④NaCl溶液⑤蒸馏水⑥Na2CO3溶液。用序号填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变色的是碱_____。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