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

时间:2025-04-05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12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2、你知道这描写的是谁吗?

  3、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鱼钩。)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评析:开篇设计老班长外貌描写的语句既回顾了以往学过的描写方法,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这位老班长是谁。同时课题与人物的相背离引出了文章的重点,使学生能有目的地去读书。】

查看全文

《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13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设计理念

  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

  1 “金色”是什么意思?

  2 (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 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

  4 (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

  1、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

  (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2、从课文中画出老班长外表的句子,从老板长的外貌特征你明白什么?

  3、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查看全文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14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

  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变化?

  划出有关

  词句。

查看全文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22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披文入情,沐浴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浙江省永康市民主小学 徐秋芬

  设计理念: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复杂、深刻的情感因素,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就是作者情感的艺术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尺度,促进学生与教材的情感交融。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去感染学生,打动他们的心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好,也陶冶了他们真善美的情操。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复述故事,提高阅读速度。

  3、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感。

  学习重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描写,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格。

  学习难点:

  通过讨论“老班长先后的两次笑”引导学生由外表到内心世界的思考、体会,深刻感受老班长的崇高思想境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创造的?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长征时期发生的一些感人的小故事,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2、小结:同学们讲的故事很感人,想亲眼看一下那些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的情景吗?(播放《长征》中的感人片段。)

  3、过渡:看了录像片,想对那些红军战士说点什么吗?

查看全文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20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设计理念

  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

  1 “金色”是什么意思?

  2 (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 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

  4 (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

  1、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

  (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2、从课文中画出老班长外表的句子,从老板长的外貌特征你明白什么?

  3、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查看全文

《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20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 抓住描写老班长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本课的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 金色的鱼钩  ”的理解。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请看大屏幕,这幅画就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了解疑难

  1.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说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