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课文“钞”“熔”等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3.指导学生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你认为金钱有什么魔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补充,金钱还能让有些人在顷刻之间改变对人的态度。不信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

  3.本文节选自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知道那一张大钞是多少吗?可是一百万英镑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很长,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把全文朗读一遍。

  2.了解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借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

  3.读完课文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托德和老板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三、突出重点内容,品味精彩描写

  1.读托德。

  (1)在接待作者这位顾客的过程中表情和语言有多次的变化,请你用直线画出描写托德表情、语言的句子。

查看全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篇1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       执教  虞大明

  一、开门见山,谈话激趣

  1、揭题,读题

  2、当你读到魔力的时候,你会想起谁?(刘谦  魔术师)

  当你读到这七个字的时候会想起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提笔把他积累下来。

  师板书:把“鬼”写大。

  见过鬼吗?这句俗语中鬼肯定是人,指的是哪类人?

  这类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爹妈: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a把课文中鬼抓出来,圈起来。

  b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反馈:

  (1)鬼是谁?(托德  老板 )

  还有一个人(我)这个我指谁?马克吐温笔下的一个人物,所以聪明的你肯定会会提醒我加上引号。

  (2)根据人物的出场顺序来说。

  三、比较阅读,感受托德

  1、找出证据证明他们是鬼。找出描写托德鬼相的句子画下来,并试着用词语写他的鬼品。

  2、交流:

  句子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

  (1)什么鬼品?用四个字概括(以貌取人)最能看出以貌取人的是哪个词?(蹩脚)蹩脚的衣服是怎样的衣服?蹩脚的衣服用一个字概括:差

  (2)可见他是多么的――以貌取人  学生板书

  句子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

  (1)写了什么鬼品?(刻薄)

  (2)你们怎么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刻薄的鬼品?

  生:啊,哼―――

  从语气词感受到。

  用鼻子说话会很伤人。

  生:只会――

查看全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通用21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提炼与概括课文语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以“见行—见心—见性”的顺序,分析、品味、欣赏课文语言,揣摩细节背后人物心理及特点,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金钱至上的奴性”形象,体会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老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英国的莎士比亚也说:“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美的,错的变对的,卑贱变成高贵……”。金钱真的有这样大的魔力吗?如果一个衣衫褴褛、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揣着一张巨额钞票,来到一家高级成衣店,这金钱又会产生怎样的魔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去感受那“金钱的魔力”吧!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在金钱的作用下,托德、老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示】

  “我”掏出钱之前,托德_____ ____,老板__  ________。

  “我”掏出钱之后,托德_,老板_______ _。

  2、交流:

  预设:

  (①掏出钱之前,托德看不起我,老板对我不理不睬;掏出钱之后,托德见到我眉开眼笑,老板对我应勤招待。)

查看全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18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前的丑恶嘴脸。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一、开门见山,谈话激趣

  1、揭题,读题。

  2、当你读到题目的时候会想起一句七个字的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句俗语中鬼肯定是人,指的是哪类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a把课文中鬼抓出来,圈起来。(托德   老板 )

  b鬼在金钱的魔力下发生了那些变化? 填写:

  因为我没有钱,托德(      ),老板(       ),因为我有了钱,托德(       ),老板(      )。

  2、小结:掏出百万英镑之前与之后,变化真是(天差地别、天壤之别)!

  三、抓住语言,体会人物

  这些感受不是凭空而来,先来看看,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到托德这个人物的

  (一)感悟托德人物形象

  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

  a、用四个字概括这时的托德(以貌取人)最能看出以貌取人的是哪个词?(蹩脚)最蹩脚的衣服是怎样的衣服?

查看全文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谈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国作家笔下的人。下面这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2、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

  3、.揭题:24金钱的魔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静心读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边读边在书上作批注。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看词语手册,理解词语意思。

  (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4、概括老板和托德的性格。

  三、细读课文,感受金钱的魔力

查看全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篇1

  一、主讲教师教学设计

  课 题: 24、金钱的魔力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 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课前准备: 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国作家笔下的人。下面这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土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2.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

  3.揭题:24*金钱的魔力

  二、自读课文,畅谈体会

  1.静心读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阅读感受。

  (1)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谈谈对两个人物的评价。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2)派代表分别在写有“老板”和“托德”的题板上写上概括性的词语。

  例: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