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导游词

时间:2025-04-04

景点介绍导游词(通用29篇)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天成巷巴渝风情街为世人展示的一种时尚潮流,以2300年前的巴渝盛景为载体,展示出当时盛行于世的青砖、石瓦、红檐绿瓦的古典民居,早已流传的前店后厂"民间工艺作品"也将现身于此。

  盛宴美食街为大家展现的则是一种"另类美食城"的盛景。

  异域风情城市阳台为重庆最大的一个城市交通转换站,洪崖洞城市阳台停车场可同时容纳30-40辆车辆的停放,需要游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游玩的游客则可乘坐扶梯或观光电梯直上解放碑或达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层楼。

  洪崖洞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北临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沧白路,项目沿江全长约600米,商业建筑总面积逾60000平米,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六大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成为最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

  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依山就势,远远看去,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在古建筑群中一般三层建筑居多。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2

  洪崖洞"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一态"指的是文化休闲业态。"三绝"指的是吊脚楼、集镇老街、巴文化;"四街"指洪崖洞的四条街:娱乐无极限"的纸盐河动感酒吧街";重庆大观园的"天成巷巴渝风情街";老城墙岩石崖体边古时的石板道,是"洪崖洞盛宴街美食街";沧白路上是"城市阳台异域风情街";街上有重庆首家法兰西风情的滨江时尚酒店。"八景"指的是洪崖洞滴翠、两江汇流、吊脚楼群、洪崖群雕、城市阳台、巴文化柱、滨江好吃街、嘉陵夕照。

查看全文

景点介绍导游词(通用27篇)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菏泽,山东省地级市,中国牡丹之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下面是关于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菏泽的名胜古迹导游词

  孙膑旅游城坐落在鄄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宋楼乡境内,占地978亩。

  孙膑旅游城原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

  亿城寺:孙膑晚年隐居孙花园(寺南0.5公里),齐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驿城一座。孙膑死后,葬于驿城前,并改驿城为“仪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鄄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在仪城旧城建寺,取“亿”安静之意名为“亿城寺”。寺旁有春秋义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荆轲之墓,取其义士之意,故又名“义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该寺,

  据《重修亿城寺碑记》载:该寺占地400亩,建有大佛殿、藏经阁、祖师殿、伽蓝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万余尊,僧众千余人。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时该寺被拆,现仅有其遗址。

  孙膑墓:孙膑归隐故乡孙花园,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墓碑一块,上刻“膑墓址深邃”,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孙氏族人重修坟莹,墓丘直径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围石,墓前树碑一栋,篆书“孙膑墓”,墓前有石香炉。墓地面积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砖花墙,内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径3米,高2米,墓室结构不详。墓前有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立“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阳有碑文,记载了立碑时间、经过及羊左全交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国求职,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盘费将尽,仅够一人生存,左伯桃将食物、银两给羊角哀,让其前往楚国,自己留此等候。羊至楚国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寻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冻饿死在一树洞中。羊遂拔剑自刎,随人将羊、左二人合葬一墓。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

查看全文

景点介绍导游词(精选31篇)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冯玉祥墓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

  冯玉祥1882~1948年,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反对过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

  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直系军阀头子、贿选总统曹锟,组织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后来他又多次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并于1926年加入了,率部在五原誓师,配合北伐军的行动出兵河南。1927年,他就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活动,后于1928年起举兵反对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与中国0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并率部多次击败日寇,收复大片失地,后在军队和日军联合进攻下失败。

  在政府内,他历任政府委员、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采取与0合作的立场,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并发起组织中国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1946年他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9月,响应0的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在回国途中,经过黑海时因轮船失火遇难。1953年10月,遵照冯玉祥生前的遗愿,冯玉祥墓迁葬泰山。

  冯玉祥墓用泰山的花岗岩石建造,坐东朝西,与他1932年到1935年居住泰山时倡建的大众桥相望。墓的正面镶嵌冯玉祥铜铸头像,墓碑上镌刻着郭沫若题写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和冯玉祥诗《我》一首。

查看全文

景点介绍导游词十三篇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天成巷巴渝风情街为世人展示的一种时尚潮流,以2300年前的巴渝盛景为载体,展示出当时盛行于世的青砖、石瓦、红檐绿瓦的古典民居,早已流传的前店后厂"民间工艺作品"也将现身于此。

  盛宴美食街为大家展现的则是一种"另类美食城"的盛景。

  异域风情城市阳台为重庆最大的一个城市交通转换站,洪崖洞城市阳台停车场可同时容纳30-40辆车辆的停放,需要游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游玩的游客则可乘坐扶梯或观光电梯直上解放碑或达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层楼。

  洪崖洞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北临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沧白路,项目沿江全长约600米,商业建筑总面积逾60000平米,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六大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成为最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

  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依山就势,远远看去,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在古建筑群中一般三层建筑居多。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2

  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长城,我是钟鑫雨大家可以叫我小钟。长城是世界的遗产,它无比的长,像一条长龙盘旋在山腰,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只要想到有很多人死在这里,心情就无比的沉重。

查看全文

景点介绍导游词(精选26篇)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各位先生、女士,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九寨沟。我是快乐旅游旅行社的导游——傅心怡。我将热忱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为您的九寨沟之旅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九寨沟的寨门,它体现了这里的臧乡风情。大家看这直接用园木树皮包装出的既古朴友充满现代气息的艺术。

  首先,我们来到美丽的盆景滩,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各种大树遍布水中。往前面走,就是芦苇海了。一阵微风拂过,一层层芦苇时起时伏,像浪花一样翻滚着,使人神清气爽。许多野鸭栖息在这儿,有的在芦苇中追逐嬉戏,有的用翅膀拍打水面,这美丽的景色真让人陶醉。 九寨沟的瀑布很多,个个叫人神往。珍珠滩瀑布气势雄伟,远听如万马奔腾,近听似雷声滚动,瀑布飞流直下如同一颗颗珍珠飞溅。先请大家为珍珠滩照相,留下一段永恒的回忆。

  接下来,我们要去五彩池。五彩池是九寨沟一个独特的景点。池水蔚蓝宝绿,明澈透亮。山风吹拂时,还能溅开一圈圈金黄、金红和雪青的涟漪,分外妖艳。 接下来请大家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犀牛海”的传说。传说有个传教士求道经过这里,口渴难忍,但苦于找不到水源。一只犀牛见了就用牛角努力挖,终于挖出了一个水塘,解了道士之渴。这个水塘从此就被称为“犀牛海”。

  大家休息得差不多了,我们又要去参观景点了,不过,我要提醒各位,要注意以下几点:沟内各主要游览点的厕所和垃圾箱都较隐蔽,但不能因此而减弱你们的环保意识;景区昼夜温差大,请带好保暖防寒衣物和雨具;请遵守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我们的游程终于结束了,愿九寨沟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带给您美好的回忆。欢迎下次再来九寨沟!

查看全文

景点介绍导游词(通用23篇)

景点介绍导游词 篇1

  这叫龙头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龙头岩是观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

  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

  苍崖突兀松杉古,曲经迢遥马迹空。

  欲造最高峰上立,飞腾须是仗天风。

  (赤松峰金水池)这个小水池,长约1.3米,宽0.6米,深仅几公分,无论怎样干旱,池水终年不涸,据说这是远古时期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炼丹的金水池。北面绝壁下有一形如丹灶的山峰叫丹灶峰,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像灶膛升起的青烟,相传是赤松子炼丹用的灶。前人有诗:“荒烟杳露处,昔有仙人处。遗迹留丹灶,还疑常来去。”丹灶峰下有雷洞和电洞,传说赤松子炼丹,除了用金水池的水,还要借助雷、电才能达到一定的火候。

  (野佛藏宝处)天门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说不清道不明,其中有四大古谜,代代相传,没有人破的了。一是天门洞开之谜,二是鬼谷子显影之谜,三是山顶翻水之谜,四是野佛藏宝之谜。传说这大榉树下就是当年野佛藏宝处。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鬼谷洞)相传李自成部将野拂当年上山时,带了100多人马和许多金银财宝,雇乘九只木船逆澧水秘密潜入大庸境内,神不知鬼不觉上了天门山。野拂这次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但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清廷建立,野拂终于忧患成疾而逝。据说,临死前,他将带来的财宝全部分散秘藏于天门山中几个秘密去处。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江洋大盗、香客和天门山的神秘僧人都借故上天门朝拜,实际上是为偷窥地形,寻找宝藏,但都空手而归。财宝究竟藏在哪里?始终是个谜。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