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有趣的几何图形(通用14篇)

有趣的几何图形 篇1

  中班数学: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 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

  一、情景导入  “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查看全文

有趣的几何图形说课稿(精选2篇)

有趣的几何图形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土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小塑料筐。

  知识准备: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四、说教法、学法

查看全文

《有趣的几何图形》说课稿教案(精选3篇)

《有趣的几何图形》说课稿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可能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2、幼儿操作——铺石头

  (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提出几点要求:

  ①要把“坑”填满。

  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③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开动脑筋——拼石头

  (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2)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4)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查看全文

复习几何图形(精选8篇)

复习几何图形 篇1

  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准备: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流程:

  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一)、引出课题

  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2、它们长得怎么样?

  (二)、游戏巩固

  1、游戏:捉迷藏

  a、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2、游戏:小小邮递员

  a、 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 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

  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游戏:拼图

  a、 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复习几何图形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查看全文

大班美工:会变的几何图形(精选2篇)

大班美工:会变的几何图形 篇1

  绘画  会变的几何图形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  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鼓励幼儿和同伴画得不一样。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活动准备:  1、每组六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记号笔、油画棒、糨糊、抹布。  3、范例一幅。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  幼儿讨论后,师总结: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贴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2、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  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  幼儿回答后师总结。  继续出示几张图画纸请幼儿联想。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师指导。  (1)、选择一几何图形。  (2)、想想它象什么。  (3)、贴于适当位置。  (4)、根据想象添画。  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4、评价作品,结束 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联想丰富、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延伸活动:  在区角游戏中提供想象添画的材料。   

大班美工:会变的几何图形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

查看全文

中班活动《复习几何图形》(精选2篇)

中班活动《复习几何图形》 篇1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几何图形,让孩子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2、是孩子能够不受颜色、大小等条件的影响,分清几何图形。

  二、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卡片若干。

  2、(人均一套几何图形)及时贴图形一套。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几何图形。

  (1)    图形的特征。

  (2)    让幼儿找一找教室里那些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找图形(分给幼儿人均一套)老师说出图形的名称,让幼儿拿出图形的名称。

  3、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2)    师幼集体游戏。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几何图形,小朋友上课都很认真,活动也很积极,特别是林兴政小朋友表现最好(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小红花)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自己家中的那些物品什么图形,回来后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

中班活动《复习几何图形》 篇2

  设计思路: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尤其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让幼儿牢记对形体的认识和区分,而忽视对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本活动中,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随着“修路”和“到兔妈妈家做客”等游戏情境步步深入,同时通过音乐的有机渗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