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时间:2025-04-05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通用3篇)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篇1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难点:1、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2、集合的表示法教学过程:一、         集合的概念实例引入:⑴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⑵ 我国从1991~XX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⑶ 金星汽车厂XX年生产的所有汽车;⑷ XX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⑸ 所有的正方形;⑹ 黄图盛中学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全体.结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也简称集.二、         集合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⑴ 2,3,4      ⑵ (2,3),(3,4)     ⑶ 三角形     ⑷ 2,4,6,8,…  ⑸ 1,2,(1,2),{1,2}     ⑹我国的小河流  ⑺方程x2+4=0的所有实数解  ⑻好心的人      ⑼著名的数学家  ⑽方程x2+2x+1=0的解

查看全文

初中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反思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反思范文一:

  集合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好数学所必须掌握好的一个知识点,同时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模糊,熟悉是因为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掌握了大量集合的实例,模糊是由于对于集合含义的描述,以及集合的数学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理解的并不十分到位、准确。同时虽然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是其概念多,符号多,容易混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对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本人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教材的内容,编排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积极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逐渐展开中,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方法予以解决,并获得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拓展,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练习的处理,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感受“观察——归纳——概括——应用”等环节,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

  然而还有一些缺憾:对本节内容,难度不高,本人认为,教师的干预(讲解)还是太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应放手让学生多一些探究与合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全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

查看全文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教学重难点:1、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2、集合的表示法教学过程:一、         集合的概念实例引入:⑴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⑵ 我国从1991~XX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⑶ 金星汽车厂XX年生产的所有汽车;⑷ XX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⑸ 所有的正方形;⑹ 黄图盛中学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全体.结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也简称集.二、         集合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⑴ 2,3,4      ⑵ (2,3),(3,4)     ⑶ 三角形     ⑷ 2,4,6,8,…  ⑸ 1,2,(1,2),{1,2}     ⑹我国的小河流  ⑺方程x2+4=0的所有实数解  ⑻好心的人      ⑼著名的数学家  ⑽方程x2+2x+1=0的解

查看全文

精选狼教案模板集合(精选13篇)

精选狼教案模板集合 篇1

  一、课题:狼(第二课时)

  二、课型:新授课

  三、执行人:学校:编号:0111014

  四、教学目的:

  1、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3、理清故事情节。

  4、通过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教学目标

  1、分解教学内容

  课目内容分解表

  课目名称

  知识点学习水平

  识记理解应用

  狼1、掌握重点词:缀、窘、瞑、隧、洞、其、之、苫蔽√

  2、故事情节√

  3、分析寓意√

  4、有节奏朗读课文√

  2、具体描述各知识点教学目标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内容行为动词

  1理解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大意理解

  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再读课文理清情节归纳

  应用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描述

  3理解故事包含的道理讨论

  应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地同坏人坏事斗争讨论

  4应用设身处地地朗读课文朗读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难点:理解名词活用。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借助计算机,以画面和文字相结合,学生自读和教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从视、听、练方面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关键词句,悟出寓意。

  媒体选用表如下: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课题激发阅读兴趣边看边想

  2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弄懂大意边看边思

  多媒体展示屠户的特点服务于主题边看边读

查看全文

水教案模板集合(精选15篇)

水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游戏中知道水会变颜色的秘密。

  2、引发对颜色的兴趣,初步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准备:大矿泉水瓶与瓶盖1套。

  2、幼儿学具准备:幼儿数的小矿泉水瓶,瓶身与瓶盖分别做好红、黄、蓝的对应颜色标记、数量各1∕3;同数量的矿泉水瓶盖,红、黄、蓝色各1∕3;幼儿擦手毛巾;

  3、幼儿经验准备:大多数幼儿能区分红、黄、蓝色,幼儿已有拧瓶盖子的基本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看水宝宝变颜色

  价值体现:激发探索的愿望,引发变颜色的兴趣。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呀?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魔术——水宝宝变变变。

  (1)出示矿泉水瓶,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瓶。引导幼儿观察:水有颜色吗?(丰富词:透明的)

  (2)师示范演示摇晃变色

  小结:看,水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引导幼儿掌声鼓励)魔法表演真神奇,摇一摇,晃一晃,水宝宝变成×颜色。

  二、我也来变一变

  价值体现:第一次探索操作,初步感知认识三原色(红黄蓝),在探索游戏中了解水会变颜色。

  1、你们想不想也来做小小魔术师呀?那现在请你们一起来玩这个“水宝宝变变变”的魔术。

  2、幼儿操作,老师请个别幼儿用力摇,直至变出颜色。

  3、交流:水宝宝变出了什么颜色?(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查看全文

实用的猫教案模板集合(精选3篇)

实用的猫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活动前评析】

  这是一节小班下学期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目标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喜欢听音乐;养成安静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够主动大胆地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发现音乐本身还有很大的挖掘潜能,它的音乐结构、风格很有特点,而大班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分辨、描述能力都有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性质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移花接木”,将内容变革创新,重新确定目标,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了图谱,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大胆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具体的展现。在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

  【活动目标】

  1、学会安静地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诙谐有趣的特点;

  2、初步感知ABA三段式(第一段音乐、第三段音乐与第二段音乐不同)结构的特点,会看图谱来感受音乐,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重点做以下准备:

  1、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只会跳舞的小猫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也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小猫的形象能够使抽象的音乐变得更具体直观,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2)设计适宜的图谱:在图谱的帮助下,引导孩子通过边看边听,理解音乐的性质、结构。图谱的变化也能让孩子较好地分辨音乐ABA三段式结构。

  2、幼儿准备:

  预先熟悉教学内容:在音乐活动中,孩子的紧张很多时候来源于对音乐作品的不熟悉,因此要让孩子预先熟悉教学内容。比如利用过渡环节,(来园时间、午餐前后)播放乐曲,在宽松的氛围下以谈话的形式,让大家说一说听完音乐的感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