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教案

时间:2025-04-05

冬季疾病预防教案(精选4篇)

冬季疾病预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H7N9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H7N9的症状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感染。

  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人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

查看全文

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教案模板(精选2篇)

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教案模板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 4 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 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 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 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 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 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 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 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 要戴口罩。

查看全文

小班秋冬季疾病预防教案(精选2篇)

小班秋冬季疾病预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2、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娃娃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娃娃:“今天我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谁?”娃娃:“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唱一首歌曲(唱两句后不停的打喷嚏),我怎么了?我不能给大家表演节目了,小朋友再见!”

  2、组织讨论——了解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问题一、娃娃怎么了?为什么会感冒?

  师小结: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传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问题二:你们感冒过吗?感冒了会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大人。

  问题三:感冒了该怎么办呢?

  师小结:小朋友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赶紧去看医生,不怕打针吃药,这样感冒很快就会好了。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觉盖好被子、天冷了及时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锻炼身体……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外出锻炼身体。

小班秋冬季疾病预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知道不能多吃冷饮。

查看全文

幼儿夏季疾病预防

     肠炎:这个季节,食物中的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吃了变质的食物宝宝容易拉肚子,如果是患了急性肠炎,就会出现发烧、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及照看方法: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应及时给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对于喜欢经常把手放到嘴中的孩子,给他们洗手保持清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奶瓶等餐具要保持清洁、干燥。

  感冒:大热天,室外高温与室内空调的温度急剧变化,很容易破坏孩子身体的正常节律。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患感冒,特别是患热伤风类的感冒。

  预防及照看方法:天气一热,孩子就不愿意盖被子了,用薄的毛巾被盖在孩子的腹部,以免着凉;从外边回到家后,为了去除可能带回家的病毒,先洗手。夏天,最好每天洗澡;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6℃,这样可以降低因室内外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不适应,同时,注意掌握孩子的体温。

  流行性结膜炎:这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潜伏期为5~7天。主要症状为眼睛发红、流眼泪。同时容易结眼屎、发痒,孩子忍不住时容易抓挠,因此要格外小心。预防及照看方法:家里要是有人得了流行性结膜炎,他的洗脸用品,特别是毛巾一定要与其他人分开;在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去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用不干净的手揉眼睛,很容易被传染,因此,要经常给孩子洗手。

  支气管炎:一般来说,如果感冒症状迟迟不见好转,就容易得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是咳嗽、流鼻涕、发烧等。

  预防及照看方法:急性支气管炎本身比较容易恢复,但因其引起的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若因细菌感染所致,可使用一些抗生素;多补充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查看全文

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6篇)

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使同学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把握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

  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用具: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掌握》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同学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方案免疫。留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乐观锻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

  避开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掌握》并沟通感受

  七、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疾病预防安全教育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开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同学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学问,进行预防教育。

  3、增长同学的卫生学问,增加同学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为了同学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盼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学问。

查看全文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小知识

·        感冒的防治:

·        1、增强宝宝抵抗力,平时多食用增强免疫力、富含维生素a、铁、锌等的食物。

·        2、感冒时可服用板蓝根、大青叶、双黄连等中药。维生素c能增强抗病能力,要多服用。

·        3、感冒时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感冒时宝宝要多饮水、多休息,注意合理营养。

·         咳嗽的防治

·         护理 :

·         1、多休息,多喝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         2、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         3、当咳嗽是由另一种疾病引起时,必须治疗这种疾病。

·         预防 :

·         1、尽量避免患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

·         2、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         特别提醒: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将呼吸道黏液清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没有必要抑制。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