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教案

时间:2025-04-05

和孩子共同成长——浅谈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现代化更是一项长期的、更具现实意义的实验课题。做好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长远的意义。作为兴隆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们很庆幸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好的幼儿园,这个“好”,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幼儿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推出的一些新举措,举行的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成立的家长委员会等等,都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把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教育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学校能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物质优裕、信息媒介多样化、家长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就为如何更好地教育现在的孩子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在育儿问题上也是摸索着前进,有成功的小喜悦,也有许多的困惑。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多学习,多总结。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方面做出努力。现将几点在教育孩子中的心得体会列举一二,仅供学校领导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与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我们女儿四岁了,她开朗活泼,乖巧听话。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她,有些事情会和她商量,不允许做的事情会告诉她原因。不轻易给孩子许诺,但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实在因为特殊原因做不到的,就提前给她道歉,并给她说明原因。我们还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她的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引导她对弱者等有同情心。有些事情,当她做不到或是做不好时,她总会很烦躁和失落,这时候,我们就会用语言鼓励她,给她一些提示或帮助,和她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当她做完的时候,我们会对她说:“你真棒!”如果有些事情,的确不是她这个年龄能做到的,我们会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点,你肯定能做的很好。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真不如你做的好呢。”这样,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查看全文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处在幼儿期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常常困扰着家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家庭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为家庭对幼儿攻击性行为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对策提供意见!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家庭教育   预防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非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

二、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

    在一个家庭里,成员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事通情达理,使孩子生活在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等愉快欢乐的气氛中,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而父母间互相争吵、言行粗暴,对长辈缺乏孝敬,甚至虐待,使孩子生活在紧张的家庭气氛中,那么就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家庭中的一些不好的教育因素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这些不良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

    孩子有时候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有些家长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体罚。在这个时候孩子出于对家长的恐惧可能暂时压抑住了攻击性行为,但是多次以后忍受不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更严重的报复性攻击性行为。例如:有些孩子本意是想帮妈妈打扫房间,但是在清扫的时候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在这个时候家长误以为孩子是在捣乱,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或者打骂孩子。这时候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严重地受到伤害,并且从中学习到家长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处理方式去对待同龄伙伴,那么攻击行为就因此而慢慢产生。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

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

展。
        因此,加强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认识和方法极为重要:家长可

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如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

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

谈,睡前故事是家庭语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

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

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

查看全文

家庭教育: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
    有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爱做一些小动作,让家长和老师比较头疼。家长该怎么办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呢?

有家长问:孩子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辅导专家:安静是一种力量,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如今生活富裕了,但烦乱的节奏、无尽的欲求让我们常陷入一种焦躁状态,这会感染到孩子,让他们内心不安,依赖电视、游戏,从而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正人先正己,收起手机、关闭电脑,孩子会有进步。

查看全文

小班教育随笔: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掌握7个要领

1、抱着尊重和体谅的心情去对待孩子

  尊重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在成人之下,受成人支配的。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就要满足孩子这种对独立的需求。当孩子做事情出差错或者不够完满的时候,成人能接纳他,体谅他。如果我们不体谅孩子,一看孩子做得不好,不如意,就上手替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行,渐渐失去信心。大人还要试图去了解孩子,孩子每一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明天的能力和今天的能力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
  2、常和孩子一起工作或游戏
  家长每天要分配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在和孩子一起工作或玩耍时,要用正确的语言,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孩子多交谈,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通过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气以及能力的成长。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的快乐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3、和孩子建立弹性的亲子关系
  成人要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孩子逐渐走向独立,成人对孩子就不必事事帮他。不要过于啰嗦,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成长。要做到有弹性的亲子关系,就是家长了解孩子能力的发展,对孩子能做的事情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是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他。这样成人和孩子双方都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4、注重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心,孩子的自发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发展。怎么去让孩子生长自信心呢?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鼓励的、肯定的。不要总是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好。这些贬义的用语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都是不利的。 孩子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要肯定孩子做事的良好愿望。

查看全文

吾家有男初长成——幼儿家庭教育心得

一转眼,我家嘉铎已经快三周岁了,已经是一个小小班的小朋友了。当铎铎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好了陪伴他成长的一切准备,从他哇哇落地的时候,我们就把一身的精力投入到养育他的浩大的工程中。虽然我们不能承诺给他豪宅名车,但是我们一定给他全身心的爱。我们不要求他能够文武双全,以后考上清华北大,我们就希望你能够身心都健康成长,能够快乐,以后能够孝顺长辈,能够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我们非常重视对嘉铎的早教工作。作为80后的父母,我们之前对养育孩子一无所知,铎铎出生前,我们就开始恶补育儿经。买了很多育儿书籍,还上网搜索一切需要的育儿经验,常常泡在网络育儿论坛里,和年轻爸妈们交流心得。从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胎教,全天候播放胎教音乐。孩子出生后,我们更是在早教方面下大工夫。铎铎从6个月大就开始看杜曼闪卡,通过杜曼的学习,铎铎形成快速记忆的能力,很小就能够辨认形状、颜色、车等。因为从小就给他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国传统经典文学的缘故,铎铎一开口说话就能够背诵《三字经》很长一段,也可以背诵《咏鹅》《锄禾》《登鹳雀楼》等唐诗,着实吓了我们一跳。铎铎从小就喜欢看益智光盘,如《巧虎》、《朵拉》、《巴布工程师》,很多习惯都是从动画片里面学习的,如“刷牙”(虽然没有坚持)、“上厕所”等。我家宝贝非常喜欢读书,总是要我们给他讲故事,从小就会拉我们去书店看书,而且从小就很爱书,从来不破坏书籍。当铎铎刚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屁颠屁颠地拿着一本故事书,然后奶声奶气地对我说:“爸爸讲故事。”现在每天晚上,都要我们讲睡前故事。我们也尽量满足他的这个好习惯,现在家里有《第一次发现丛书》、《牛顿科学馆》、《查理德凯瑞金“金色童年”书系列》、《神奇校车》、《幼儿潜能开发》、《妈妈爱我》、《儿童哲学启蒙系列》、《阶梯数学》、《幼儿右脑开发》、《中国名家经典童话集》等众多婴幼儿书籍。除了书籍,我们还购买了《哈罗泰迪》等有声儿童读物。听老师说,嘉铎会在幼儿园给小朋友讲故事了,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更加有干劲了,每天早上都要带上一本书,说要去给小朋友讲故事。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