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流程图(精选13篇)
《珍珠鸟》教学设计流程图 篇1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选编此文的意图: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速度阅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认识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字词有独立解决的能力,但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需要认真朗读课文才能体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打√)(1)web教室(2)局域网(3)普通教室√(4)校园网(5)internet(6)其它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powerpoint)(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源库√(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其它 四、学习情境创设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2)问题性情境√(3)虚拟情境√(4)其它2、学习情境设计情境1、(激趣导入)——导入情境师: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
《珍珠鸟》教学设计流程图(通用17篇)
《珍珠鸟》教学设计流程图 篇1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选编此文的意图: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速度阅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认识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字词有独立解决的能力,但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需要认真朗读课文才能体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打√)(1)web教室(2)局域网(3)普通教室√(4)校园网(5)internet(6)其它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powerpoint)(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源库√(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其它 四、学习情境创设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2)问题性情境√(3)虚拟情境√(4)其它2、学习情境设计情境1、(激趣导入)——导入情境师: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
《珍珠鸟》教学设计流程图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选编此文的意图: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速度阅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认识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字词有独立解决的能力,但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需要认真朗读课文才能体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打√)(1)web教室(2)局域网(3)普通教室√(4)校园网(5)internet(6)其它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powerpoint)(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源库√(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其它 四、学习情境创设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2)问题性情境√(3)虚拟情境√(4)其它2、学习情境设计情境1、(激趣导入)——导入情境师: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
《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精选2篇)
《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篇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
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让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试验、操作体验等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获得技术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自经历,利用“做中学”和“学中做”,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重、难点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是本单元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后面将要学习生产与流程、生活与流程、流程的设计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掌握流程优化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时序和环节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含义,并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文字、表格、图示等方式表达流程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参与课堂亲身经历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②通过流程中时序的学习,培养学生优化组合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含义。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精选4篇)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篇1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计情境:小黄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车后轮胎时,由于工具不全,就没有研磨周围的胎皮,用胶直接就把补丁贴上去。这样做可以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改进意见,并尝试画出流程图。
教师总结:自行车补胎的流程中,用锉子将洞口四周的胎皮锉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补丁与胎皮的附着力更强。
完整的补胎流程框图是:
问:这个流程是不是自然就存在的呢?不是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研究和设计出来的,人们发现,在自行车补胎过程中,按照这个流程做事,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补出的轮胎质量更好。不但补胎需要流程,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流程。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和生产的质量,我们有必要进行流程设计。(板演课题)
那么流程设计应该考虑什么因素呢?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通用5篇)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熟悉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流程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通过对流程的分析,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就所学习到的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向其它领域迁移;
习惯用理性思维安排我们生活;在讨论过程中,让同学们体会到互助学习的愉快感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这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有关流程的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流程的设计”是该单元的第二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流程的设计”首先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及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步骤。而合理流程对于生活、生产中的意义也就是流程设计时应明确的基本目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的知识点有了呼应。设计流程以分析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为基础,以时序和环节为设计的主要线索将事物按一定的时序分解成若干环节。不同的流程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需慎重分析。生活、生产中的流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情况,“显性”流程相对比较容易描述,“隐性”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探究才能得出。流程设计中,时序和环节的设定和表达要简要、明确、操作性强,并且前后连续,衔接紧密,同时环节与环节之间必须是可以切分的。流程的设计一是要深入理解该流程应遵循的内在规律,明确影响流程的主要因素,二是要对过程的环节和时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改进、优化,这一点也是对下一节知识流程的优化做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