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4-04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通用31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 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木偶的不幸遭受,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理解“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受。

  2、理解课文最终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预备:动画片、了解关于木偶的学问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木偶吗?是什么样子的?

  2、瞧,小木偶变“活”了,会说话,会走路,还会笑呢?播放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

  3、你从动画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1、出示“海报”:我校红领巾电视台招收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员,欢送同学们踊跃参与。

  2、明确配音要求:台词娴熟、讲解悦耳、能打动和感染听众

  3、体验角色,感悟朗读。

  (1)划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学们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个角色?用笔将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说的话-“台词”划出来,再读一读。

  (2)师生共同进展角色体验。(体会老木匠的慈爱、和善;小木偶的天真;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急躁)指名读――范读――练读

  (3)为动画配音

  小组练习

  选代表上台表演(配音朗读)

  三、放飞想象,续编拓展。

  1、假设小木偶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谈谈对最终一段话的理解。

  2、在小木偶的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续编故事 )

  板书设计:

  小木偶的故事

查看全文

2025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通用32篇)

2025年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的写法──简短的故事里寓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2、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3、学习本文精美的语言。

  【重难点】

  重点: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难点: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教学设想】

  1、学生对寓言这种体裁比较熟悉,可以从以前学过的寓言导入,然后通过比较了解寓言的特征。

  2、故事学生比较喜欢,但本文重点与难点之处在于:寓言与人生的关系要弄明白作者着意表达的是人生中的道理。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然后再提示出寓意,最终要让学生明白,效果应当比较好。

  3、本文语言精美,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过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故事里寓含的道理。

  (这个环节可让学生温习旧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说一点新的寓言 。)

  如《拔苗助长》,真有那么傻的农人吗?那么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

  2、小结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戒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精悍,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采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手法,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查看全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选32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篇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了解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

  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瞪”。

  3、检查:

  ⑴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查看全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精选28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由鞋生发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联想作品。

  2、引导学生将鞋的形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碰撞产生联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鞋的联想图片,从中了解鞋的联想方法。

  难点:根据鞋的特点进行巧妙联想并创作。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摄像机、鞋子实物、范作、小奖品若干。

  学具:水彩笔或蜡笔,勾线笔一支,画纸。

  四、教学过程:

  动画欣赏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学生语:想) 师:好,那么请大家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视频。

  师:耐克换了几次衣服?

  师:大家看,老师把耐克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师出示图片),大家看这是耐克吗?(学生回答并说说原因)

  师:耐克知道要来我们这做客,特意请设计师乔装打扮了一番,所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大家觉得可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鞋的联想。

  讲授新课:

  1、说一说:

  同学们说说你脚上的鞋子吧!

  2、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鞋,你们想看吗?好,那请你们带着问题来欣赏。

  设计师是根据哪些部位进行联想的?

  1)鞋跟 2)鞋帮 3)鞋底

  设计师在设计鞋的时候都用了那些方法?

  1)添加法 2)夸张法 3)变形法 4)组合法

  3、找一找:

  老师这有些鞋子走丢了,你们帮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主人吧!

查看全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通用28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 篇1

  《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

  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查看全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通用30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三、语言品读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