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设计与点评(通用16篇)
《春晓》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生字。会写“古、声”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指导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采用多种形式扎扎实实进行生字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读诗文、明诗意,突破教学难点,注重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
【教学过程】
一、课件交流
(课件出示:美丽的春景画面。)
师:炎热的夏天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春天悄悄地离开了我们。对这刚刚过去的春天,你想说什么呢?
二、导入解题
师: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喜欢春天,也都赞美过春天,今天咱们来学一学与春天有关的古诗。
认读生字:古、诗、首,板书:古诗两首,齐读课题。
板书:春晓,理解诗意。
板书:孟浩然,介绍诗人。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
师:诗人孟浩然在春天的早晨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把古诗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学习生字。
师:见你们读得特别认真,生字宝宝都迫不及待地从诗中跳出来了!快来喊喊它们的名字吧!
(1)读准字音:当小老师带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2)识记字形:(用三种不同方式记字形)
闻:猜谜语:耳朵贴着大门听声音。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精选2篇)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1
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媚眼如丝
本教学设计: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二中学 于丽
一、教学思路与理念
1.鉴于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知识;
2.通过学生体验、探究音乐与合作表现音乐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体现和提高;
3.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是聆听和鉴赏音乐的主体,教学过程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语言精炼、层层深入、引导点拨到位。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1)对比欣赏古筝独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2)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熟悉各组成乐器的音色及结构、音响特点。
(3)初步认识和了解雅尼等中外著名电声乐队,重点鉴赏乐曲《夜莺》。
2.教学重点: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
3.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
4.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对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理性认知的状态,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理性的认知,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
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电子音乐,激发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情感。
2.知识目标: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古典美;初步认识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了解雅尼和他的音乐。
《生命的林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点评(精选17篇)
《生命的林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点评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15
《生命的林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点评
作者:徐惠洁
设计理念: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指示,引导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简要说说事件的梗概。
2、 体会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初步感悟文章通过某种事物比喻说明一种道理的写法。
3、 认真阅读课文,领会“一个人要成材,不能远离社会群体”的哲理。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尤其是课文对两处松树的有关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意象的比喻、象征的含义。
教学关键:
激活学生的思维,结合实际展开联想,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 查找关于玄奘的资料。
2、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一定看过《西游记》吧,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人物好吗?
2、
关于孙悟空的师傅唐玄奘(板书:玄奘),老师一直有个困惑: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黄金时代,可谓是佛教盛行、寺院林立、高僧济济。为什么只有唐玄奘一路西行,到达印度,取得真经,完成当时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呢?
《外面的世界》教学设计与点评(精选14篇)
《外面的世界》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3.掌握一至两种在外面识字的方法,培养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4.渗透性识字,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精彩”的意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境,布置教室)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今天,陈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很美的地方去,这个地方有许多汉字朋友,等着你们去把它找出来,介绍给大家,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找到自己会认的汉字后,可以把它记下来,准备集合的时候介绍给大家。如果遇到你不认识的字,你也可以先问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集合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哪个小组认的字最多!好,我们出发吧!(带学生进教室)
(二)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字卡
(三)活动交流
师: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找到了多少汉字朋友。(小组代表交流:我们组总共摘下了几张字卡。)
师:你们真的都这么棒呀? 陈老师想看看是不是真的。(随意抽查一小组,抽读字卡:大地幼儿园、欣欣食品超市、华侨大厦、新华书店、大众餐厅、幸福路、日光岩、实验小学、万石植物园、江头邮电局、自选商场、中国人民银行。相机纠正字音。)
(四)学习课文
师:老师觉得好奇怪,这些字有很多我们还没教过,怎么小朋友们都会了呢? 能不能告诉我,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宀、穴”部识字教学设计与点评(精选2篇)
“宀、穴”部识字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1
〖教学目标〗
1.认会本课9个生字,会写6个带有“宝盖头”的字。
2.能运用“看拼音识字”的方法认识“自己学”中的6个词语;初步学会“根据偏旁猜字义”的方法。
3.在了解汉字偏旁演化过程的同时,了解“宝盖头”和“穴宝盖”所表示的含义都“与房屋有关”。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汉字历史源远流长,有很多是照着实物的样子画成图画,逐渐演变的。下面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字。展现“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这几个字的图画,学生猜字。
师小结:你们可真棒!能又快又准的猜出这些字。下面,我再让大家看一幅图。
(二)学习带有“宝盖头”的字
1.由图引出“偏旁”。
出示“小草屋”图,问学生:“这是什么?”(房屋)
教师边说边演示:古人看到房屋的样子,就画下了“宝盖头”(篆书字体),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宝盖头”(简化字)。
你们说,带有“宝盖头”的字跟什么有关?(房屋)
2.认识带有“宝盖头”的字、词。
(1)家教室宿舍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三个词,找出哪些字带有“宝盖头”。再说一说这些词的意思。初步让学生了解这些词都表示跟房屋有关。
(2)故宫宇宙宾客
这三个词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小组进行讨论:哪些字带有“宝盖头”?再想一想“为什么‘宾客’‘宇宙’带有‘宝盖头’”?让学生感悟到凡是带有“宝盖头”的字,基本上都“与房屋有关”。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及点评(通用13篇)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1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课文
(1)观察图画:(多媒体展示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板书:小河)这条河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还看见了什么?(板书:青草)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板书:与)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与”字能换成什么字?(和、跟、同)
(3)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动画,了解大意。
2、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想办法解决,力求把它读准。
(2)课文中小河与青草分别说了什么,它们说得是不是有道理。
(3)注意保持正确性的读书姿势,声音要响亮。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课件:“摘果子”。师逐个点击生字生齐认,并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师适时指导。)
(2)同桌互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用心领会
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时多媒体展示小河动态)小朋友, 你们看,小河美吗?如果你站在小河边,你会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小草就住在弯弯的小河边上,它是怎么赞美小河的?(指名读小草的话,板书:清)指导朗读,重点读好“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让学生体会河水的清澈纯静。
(2)如果你是小河,听到这样的赞美,心里高兴吗?小河怎么说的?(指名读小河的话)为什么有了小草,水就不浑浊呢?你能从小河的话中找到答案吗?(因为小草抱住了泥土。)看来,小草的功劳还真不小呢!小河要不要感谢它?谁愿意来读一读小河的话,大家听一听,他(她)有没有把小河对小草的谢意读出来。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感谢”、“紧紧抱住”、“要不”、“早就”等词,让学生体会小草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