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贺卡教案

时间:2025-04-05

教师节教案(精选14篇)

教师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能用剪贴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小礼物。

  3、能用完整语言祝贺教师快乐。

  活动准备:

  1、胶水,剪刀,彩色卡纸,蜡光纸等制作小礼物的美工素材与工具。

  2、幼儿与教师一起收集糖果纸,可乐瓶等废旧物品。

  3、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我爱老师》。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教师节”,说一说教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组织幼儿讨论:

  (1)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2)幼儿老师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引导幼儿利用平时收集的废旧物,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礼物送老师。

  4、制作小礼物。

  教师出示同幼儿一起收集的材料,请幼儿说说可以怎样利用材料制作礼物。

  (1)幼儿自选材料,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物送给老师。

  (2)启发幼儿在向老师送礼物的同时学说一句祝福的话。

  5、请幼儿同家长一起制作一件“送给老师的礼物”。

教师节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同学们尽快全面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感恩教师,用心去体会教师的辛劳

  三、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在班会上送给老师一句话作为节日礼物。

  2、网上下载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老师赞歌。

  3、黑板设计美术字及绘图“谢谢你,老师!”

  4、邀请各任课教师

  四、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音乐结束后,导入班会主题,宣布班会开始。

查看全文

2024年教师节教案范文(通用13篇)

2023年教师节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同学们尽快全面健康发展。

  二、活动主题

  感恩教师,用心去体会教师的辛劳

  三、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在班会上送给老师一句话作为节日礼物。

  2、网上下载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老师赞歌。

  3、黑板设计美术字及绘图“谢谢你,老师!”

  4、邀请各任课教师

  四、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音乐结束后,导入班会主题,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者引导学生回忆教过自己的老师。

  请同学们登台向大家讲述关于老师的故事,最好讲自己经历的事情。师生鼓掌。

  二至三人讲后,主持者倡议全体起立,向教过自己的老师齐声说:“谢谢你,老师!”

  3、主持者过度话题,由教过自己的老师到现在的老师,扩充到全国所有的老师,引导大家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

  转入诗歌朗诵。

  朗诵,电脑配乐。

  4、主持者推进活动,由歌颂老师到在节日里送给老师一句话。所有同学按次序依次起立送给老师一句话。

  5、主持者总结发言,要求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把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化作实际行动,见了老师问声好,课堂注意听讲,勤学好问,尊重老师的劳动,让十六中雄厚的教师资源为同学们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插上翅膀。

  6、请任课教师发言,对同学们提出希望。

  7、班主任发言。(作为机动内容安排)

  8、班会结束,全体合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2023年教师节教案范文 篇2

查看全文

教师节活动教案范文(精选15篇)

教师节活动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的:

  1、结合国庆,让幼儿体验与家长共同制作玩具的喜悦心情。

  2、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碎布,棉花,毛线团。(针、线家长自备,注意安全)

  活动内容:

  一、教师简单介绍家长的来意。

  二、引出制作内容。

  三、交代制作过程。

  四、各班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平行班交换制作成果,结对玩耍。

  六、教师简单小结,欢送家长。

  幼儿园混龄主题活动教案“大伞和小伞”

  “大伞和小伞”这一活动来之与中班的主题:“有用的植物”中“周围的水”这个点。有段时间,阴雨连绵,许多幼儿来园时都撑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伞,有的宝宝还和爸爸妈妈、同伴合撑一把伞,结果,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衣服淋湿了。这是什么原因?孩子们由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发现由于伞的大小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合撑一把大伞就不会淋湿,相反合撑一把小伞就会淋湿。由此,活动“大伞和小伞”产生了。

  在同龄活动中,小班幼儿学会了根据故事“大伞和小伞”改编了儿歌,中班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能进行讲述,大班幼儿也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孩子积极合作,创编动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表演,小年龄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的过程中也自然流露出表演的欲望(如做撑伞的动作往前走等)针对幼儿好模仿的特征,教师在活动中为他们创设了各种机会,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的活动内容,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查看全文

《教师节》教案范文(通用14篇)

《教师节》教案范文 篇1

  设计意图

  9月1 O日是教师节,作为大班孩子也是最后一次为幼儿园老师庆祝节日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老师对孩子们非常了解和熟悉,而孩子们对老师又有多少了解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充分回忆、表达,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激发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并在头脑中形成对老师的表象,用作品反映出来。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在讲述中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次活动把社会、语言和美术领域有机地进行了整合。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能用拼贴、添画的方法表现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3、激发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蓝色底板纸,脸型(圆、瘦)、衣、裤、裙子图片每人一份,相框每人一个。

  2、胶水、勾线笔、蜡笔每人一份。

  3、背景音乐《老师呀,老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1、小朋友,你们班上有哪些老师?你们喜欢自己的老师吗?

  2、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她呢?

  3、教师小结谈话内容,引导幼儿体会老师对小朋友的爱,教育幼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尊敬老师。

  (评:导入开门见山,一下子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都抢着要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他们回忆着平时老师在生活上对自己细心地照顾、在学习上耐心地教导,对老师的热爱情感

  一下予就激发出来了。)

  二、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查看全文

关于教师节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关于教师节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教师节的来历。

  2、了解不同岗位的教师及“老师”这一称呼的特定含义。

  3、了解教师的基本职责。

  4、培养幼儿对教师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彩笔、绘画纸

  2、橡皮泥

  3、录音机

  三、活动步骤:

  1、讨论老师的工作是什么?班级里的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是怎样安排的?

  2、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老师在节日里可以怎样庆祝?

  3、想想除了给学生上课的人被称为“老师”外,其他还在什么场合称呼别人老师?

  4、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自己的老师有哪些优缺点?

  5、每位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老师做件事:如以画一张画、做一件雕塑、做一件拼插造型、录一句话等。

  6、将每位小朋友的节日礼物做展示。

  四、活动延伸:

  不同人的节日配对:将小朋友、教师、工人、老人、母亲、父亲等不同角色的人与他们的节日相匹配。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图,并对图画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讲述。

  2、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小朋友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教材、

  2、准备字卡:浪花、大地、边、语言

  3、准备字条:教师节

  4、准备空白纸,制作贺卡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教师节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

  (2)师:“教师节快到了,你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提醒幼儿说话要完整。

查看全文

2024教师节活动教案(精选12篇)

2023教师节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结合国庆,让幼儿体验与家长共同制作玩具的喜悦心情。

  2、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碎布,棉花,毛线团。(针、线家长自备,注意安全)

  活动内容:

  一、教师简单介绍家长的来意。

  二、引出制作内容。

  三、交代制作过程。

  四、各班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平行班交换制作成果,结对玩耍。

  六、教师简单小结,欢送家长。

  幼儿园混龄主题活动教案“大伞和小伞”

  “大伞和小伞”这一活动来之与中班的主题:“有用的植物”中“周围的水”这个点。有段时间,阴雨连绵,许多幼儿来园时都撑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伞,有的宝宝还和爸爸妈妈、同伴合撑一把伞,结果,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衣服淋湿了。这是什么原因?孩子们由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发现由于伞的大小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合撑一把大伞就不会淋湿,相反合撑一把小伞就会淋湿。由此,活动“大伞和小伞”产生了。

  在同龄活动中,小班幼儿学会了根据故事“大伞和小伞”改编了儿歌,中班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能进行讲述,大班幼儿也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孩子积极合作,创编动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表演,小年龄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的过程中也自然流露出表演的欲望(如做撑伞的动作往前走等)针对幼儿好模仿的特征,教师在活动中为他们创设了各种机会,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的活动内容,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