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简案

时间:2025-04-05

《药》简案(精选12篇)

《药》简案 篇1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发疯,本教案依前者)。

  三、华老栓一家可怜在哪里?(由学生说去,师总结)

  四、康大叔一类可怜吗?可针分相对地讨论

  1、不可怜

  结合第一、第三节华老栓及茶客的态度分析

  2、可怜

  根据夏瑜的话及其对它的评价进行,从思想层面见康大叔类的萎缩、落后、可怜

  五、利用第三节末几段,用对联的上联加以总结: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六、这些人是可怜的,那夏瑜呢?

  (也由学生说去,但要引导到末节夏四奶奶身上)

  1、自由读末节,结合具体的语段,看到一个怎样的夏母?

  重点有二:

  a、痛苦思念又不理解儿子的母亲

  1)揣摩“天明未久”、“惨白”、“羞愧”、“终于”等词。

  2)可让学生想象,夏四奶奶这时会对夏瑜说什么。

  b、迷信而愚昧,抓住迷信理解后者。

  1)见到花环有何念头?(夏瑜显灵,乌鸦上坟头)

  2)你认为花环是谁送的?(革命同道或同情者、支持者)怎么送的?(想象)

  3)结合环境描写体会那份紧张而激烈的静以及背后的愚昧

  4)结合末段乌鸦飞去的浓墨重彩体味夏四奶奶希望落空和落空背后的深层含义

  2、在对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或总结夏瑜的可怜之处:

查看全文

《闺塾》教学简案(精选13篇)

《闺塾》教学简案 篇1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情节及人物。

  2.分析人物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揣摩情景。

  2.培养欣赏古代戏曲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扭曲和伤害。

  2.体会杜丽娘、春香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探索社会根源。

  【教学手段】

  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形象。

  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阅读兴趣,适当拓展文章内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利用多媒体播放昆曲《游园》选段,引入课文。

  “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2.让学生简介作者汤显祖及全剧剧情。

  《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汤显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请同学简介了《牡丹亭》的全剧剧情以及作者汤显祖。

  二、研习新课:

  1.进入新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文章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诵读精彩片段。

  (分角色朗读更能让学生仔细体味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点读精彩片段。

  (自由朗读后,让个别学生表演朗读精彩片段,一来可以检查预习效果;二来让学生体验戏曲的妙处。)

  4.研讨剧中人物的角色定位:

  (在给角色定位时,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模仿人物有特点的台词)

  5.给出讨论题:

  (1)后来有人将这出戏改名为《春香闹学》,很明显其主角就是春香,大家认为这一场戏到底是在写谁?

  → 明写春香,暗写杜丽娘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应在杜丽娘的变化上,文章写春香、写陈最良、写闹学,都是为了写杜丽娘那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才有后面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要在探讨中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2)使杜丽娘发生变化的催化剂是那个不为人知的花园,为什么她连自家有后花园都不知道?(引导学生找根源,找人物悲剧的源头。)

  (3)杜丽娘在文章最后叹出“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丽娘?

  (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揣摩杜丽娘的心思,去理解一个长期受着束缚的女子的心怀,去感受人在受到压抑而需要奔放时的蠢蠢欲动。)

  三、知识拓展:

  1.欣赏昆曲《游园》选段。

  2.学唱此段,感受心灵的放飞。

  3.自由畅想,体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4.介绍两个有关的网站,方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闺塾》教学简案 篇2

  【 教学

查看全文

《田园诗情》第二课简案(精选14篇)

《田园诗情》第二课简案 篇1

  1、听写词语

  两个双生字词语,神情举止庄重严肃,用尽眼力向远处看,很悠闲很得意的样子。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出示校对。(由于是第二次采用这种方式默写,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效果也不好)

  2、读句子。这是课文的第一小节,总起了全文。全文是围绕着哪个词来讲的?通过哪些景物来说明“牧场之国”的呢?(课件)(听写句子时只听其中一个要引出下方的词,过渡比较顺畅)

  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荷兰这个牧场之国,来感受这里的诗情画意吧。

  4、学习第二节。

  指名读课文,学生自我提出听的要求,听时圈画。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诗情画意呢?读找到的句子,说自己的体会,练习朗读。

  (本节重点两个有的,牛犊和老牛的比喻、拟人、对比,绿意与郁金香的对比。生机勃勃的诗。)

  课件随机操作。齐读。

  学法小结。(朗读体会花去太多时间,总结学法之后,学生自学交流基本已经没有时间了,不过我觉得感悟训练还是比较细的,中间学生的说话习惯训练也挺注意)

  5、学生按法自学,小组交流。

  6、按小节顺序小组代表交流。学法同上。

  第三节:马的强壮有力、自由驰骋。自由奔放的诗。

  第四节:悠然自得的诗。

  第五节:汽笛的反衬,默默无言地挤奶。宁静的劳作诗。

  第六节:并列句式,灯塔光芒的反衬。宁静的夜景诗。

  7、齐读第七节。

  8、学了全文,你心目中是否已经有了真正的荷兰呢?现在有位游客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你怎样向他介绍呢?你又陪着游客坐上了小船,行驶在运河之上。

查看全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简案(精选13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简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播放《国歌》的音乐,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2感悟内容

  a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b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

  c 再读课文,将体会结合起来。

  d 下面研究一下,国民为社么能雄健,先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

  e 国民为什么能“雄健”?同学们采集课文说话,这样说: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

  g 选读课文,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并谈谈理由。

查看全文

《春》教学简案(精选17篇)

《春》教学简案 篇1

  课题

  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

  3.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写评析

  教学用具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请二位同学即兴描绘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来提醒学生要抓住一些特征进行描绘,并向本课学习写法。

  二、检查预习:

  1.三人抽查背诵片断,

  2.二人上黑板默写字词。

  三、范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给学生以美的启迪)

  学生结合练习一听读时思考给课文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抽签提问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异议的学生补充后教师评议。

  2.请学生思考第二段与后面各自然段的结构关系。并说明理由。

  采用自由发言式。(总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图春草图:

  1.请一学生速读课文,分别用两个字概括3-7段的内容:

  2.抽查提问,

  3.师生共同归纳。

  五幅图: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4.解决 以下几个问题:

  (1)读春草图,指出文章中分别从小草的哪一方面写的?

  (2)其中的人物是什么的人?有何情趣?

  (3)读春花图,写100字左右的分析短文.

  <提示:抓住哪些景物写,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蜂蝶的目的是什么,突出花的哪些特点>

查看全文

《鲜花和星星》教学简案(精选13篇)

《鲜花和星星》教学简案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0

  《鲜花和星星》教学简案

  执教者:重庆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  罗冬梅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认读9个生字,指导书写两个生字;重点理解“最喜欢”和“满地”两个生词。

  3、初步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9个生字,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本环节将出示两则谜语,谜底分别是“鲜花”和“星星”,从而揭示课题;并读好“鲜花”和“星星”。)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

  1、自由读全诗,圈出8个生字重点拼读。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在阅读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该文本是一首诗歌,共分两节;概括两节诗分别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初步整体感知文本,对诗歌体裁及其分节的知识有初步了解。)

  (三)学习第一节诗。

  1、练习正确读第一节诗。

  2、检查6个生字的读音,并放回诗句里读,训练读好轻声。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