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讲故事?(通用2篇)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篇1
给孩子讲故事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尤其是在孩子睡前的时候,家长们讲故事,不可讲一些恐怖性的故事,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下我们都应该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吧!
线索1把白天发生的冲击性事件编进来。
带着女儿ann 在游乐场玩时我发现,ann 常常远离小朋友一个人玩。我想通过睡前故事鼓励她改变。那天晚上,我对她说:“a n n,妈妈今天要给你讲一个新的故事,是关于和好朋友一起玩的……”就这样,有了“游乐场的好朋友”的连载故事。
在故事里,ann 成了主角。故事围绕白天在游乐场里的情景展开,我根据白天她的状况自编一些如何应对的故事,把我的暗示寓于其中。这样一来,她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会知道如何应付了(例如,如何和新朋友打招呼,如何和大家分享玩具,当别人抢你的玩具时你应怎么办等)。
故事很快有了效果。ann 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成了游乐场的开心果。
线索2 没有现成的故事时,玩玩接龙游戏肯定错不了
晚上,照例把桐桐安顿上床。桐桐要求讲个故事。怎么办?一时想不起来。嗯,我提出故事接龙。“什么叫故事接龙啊?”桐桐不甚理解。“故事接龙就是一个故事,妈妈讲一句,你讲一句……”我介绍道。早教网
于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就在我和儿子你一言我一语中诞生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好可爱的小白兔。一天,它在森林里玩了好久,肚子饿了,就四处找吃的……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桐桐却是“每睡必听”,成了他最为钟爱的睡前故事。
教育小故事:我逼儿子讲故事
儿子小时候聪明顽皮,特别爱听故事,每天晚上都缠着要我讲。可是,我的故事讲了许多,磁带也买了不少,儿子却一个故事也不会讲。并不是儿子平时不爱说话,也不是表达能力不行,而是他似乎就没有讲故事的兴趣。每当我叫他讲故事时,他就焉了,变着法跟你玩心眼:“妈妈,不讲这个了,另外再讲一个。”你如果生气了,他就会跟你耍赖。为此,我伤透了脑筋。
我再三琢磨,觉得儿子不愿讲故事的原因有三:一是他津津有味地听,不想破坏安静的气氛;二是我的方法不对头,缺乏足够的耐心,儿子不开口,我就非常生气,狠狠训斥他,使他变得不愿讲;三是他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就退缩,怕讲不好,所以干脆不讲。针对儿子的实际情况,我尝试定了一个方案:一是提出条件“逼”儿子讲,但不训斥;二是选择内容易懂易讲的,以免一开始就“卡壳”;三是儿子讲一句就肯定他一句,让他有成功感,逐步引导他能完整地讲故事。
晚饭后,儿子又要我讲故事,我先发制人:“好吧,讲故事可以,但讲完后你必须学着讲,否则我就不讲。”我一副决心已定、不容更改的样子。儿子一看这情形,只好不情愿地说:“好吧。”于是我绘声绘色地讲了《鸡妈妈好两只小鸡》的故事。故事短小,便于儿子掌握。儿子听得很认真。讲完后,我问:“小鸡是从哪里孵出来的?”我心想,这么简单的问题,儿子肯定能回答,而且我以前也讲过好多次这方面的知识。可是,儿子就是不愿说。“刚才不是说好了吗?跟着妈妈学。你说话不算数,不讲了。”我坚决的说。儿子大概也知道不回答就真的听不到故事了,终于开口了:“是从鸡蛋孵出来的。”我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对他大大赞扬了一番。我又问:“鸡妈妈孵了几只小鸡?”“两只小鸡。”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下,第二个问题儿子回答的痛快多了。接下去就顺利了,儿子毫不费力地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
教育随笔:通过讲故事教育孩子们
从事多年的幼儿教育中,往往大班孩子由于年龄的缘故,调皮好动,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朝气蓬勃成长的年龄,他们几乎没有一刻的安静,个个都像小老虎。有时候实在是被他们的声音吵得头昏脑胀,为他们的“不良”习惯气急败坏。有一天,晨间接待时我让幼儿玩积木,可一会儿的功夫,屋里就像赶大集一样的热闹:有站着的、有趴着的、有扯着嗓子喊的,简直是人声鼎沸。我连着说了好几句“请安静”,孩子们充耳不闻。我想:再喊,我的声音也不及他们的高啊!还是另想办法吧!我拿起桌子上的一本教材,翻到一个故事《爱唱歌的大恐龙》,嘿!正好可以对症下药!我轻轻的念了一遍题目,有几个孩子把目光投向了我。我又念了一遍:故事《爱唱歌的大恐龙》。这下,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开始讲故事,并且是用轻轻的声音讲。孩子们安静极了,都被有趣的故事吸引了。讲完故事,我让幼儿自己思考一下:自己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了问题,我又告诉他们:刚才小朋友的声音就是噪音,老师很不喜欢,咱们谁也不要当“爱唱歌的大恐龙”。
以后,每当哪个孩子的声音太高了,我就对他暗示:不要当“大恐龙”哦!这个孩子马上会心一笑,说悄悄话了。看!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教育笔记:老师,怎么还没开始讲故事?
午睡时间,宝宝们已经睡下好一会了,很多宝宝都在暖暖的被窝里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不过,还有好几个宝宝没有睡着。他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还偷偷地在被子下面玩玩小手,嘀嘀咕咕,一点都没有睡意。 特别是晨晨宝宝,每到午睡的时候,她的精神就特别好。你瞧,她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趴在床上把小屁股撅得高高的,一会儿又把被子掀起来看看自己的小肚子,玩得不亦乐乎。我几次提醒她,又走过去帮她塞好被子,可是没过多久,她又开始自娱自乐了。 “晨晨!”这次我加重了语气,走过去再次帮她塞好被子,“怎么不睡觉呢?这样动来动去,小被窝都冷掉了啊。” 晨晨用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怎么还没开始讲故事?” 我一愣,是啊!今天没有讲故事,这几天午睡我都没有讲故事呢!最近天气渐渐冷了,宝宝们身上穿的衣服多了起来,每次入睡前,我们都要和厚重的外套以及紧紧的毛衣进行“大作战”。虽然宝宝们逐渐地学会了钻被筒,脱衣服也越来越熟练了,还能够互相帮忙,但是,帮助有困难的孩子脱衣服、指导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叠衣服、帮每个孩子塞好被子,这些工作仍然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等我做完这些事情以后,那些动作快、先睡下去的孩子早已经睡着了。为了不打扰已经睡着的孩子们,我就没有讲故事。 没想到,晨晨却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她一直不肯睡,是在等我讲故事吗?我摸摸她的头,说:“那老师现在就给晨晨讲故事,讲完故事晨晨就闭上眼睛睡觉,好吗?”“嗯。”晨晨回答。于是我拿来了故事书,坐在晨晨的身边,轻轻地给她讲起了《拇指姑娘》。故事讲完后,晨晨乖乖地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原来我们还是不够了解孩子。看见孩子睡不着,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太兴奋了、精力太多了等等,却没想到,答案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又直接,我因为顾虑到已经睡着的孩子们而单方面没有跟他们商量就取消了睡前故事,但是孩子却已经把睡前故事当成每天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她理所当然地等待着。我想,从今以后,我要更加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失误,少一些想当然的猜测,多一些沟通和理解。
育儿随笔:做个爱讲故事的妈妈
自从听了“小兔乖乖”里的“不开不开就不开”,麦苗把这个句式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吃不吃就不吃”“不穿不穿就不穿”“不尿不尿就不尿”。大人若有一点逼迫,她马上拧着脖子、声嘶力竭地喊着“不*不*就不*”,俨然为自由和人权而战的勇士。
传说中的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就这么来了?
每天早上,麦苗醒来都要在床上赖一会。有时,说啊,唱啊,跳啊;有时,从床头拿一本书,没完没了地让大人念,就是不肯换衣服、下床。来硬的显然不是好办法。怎么办呢?我决定通过讲故事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麦苗,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我把书本一扔,开始进入演讲者的角色。
“嗯。”麦苗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山脚下,住着一位小姑娘和她的好朋友兔兔。有一天,兔兔生病了,小姑娘决定到森林里帮助兔兔去采蘑菇。森林好大啊,小姑娘一直往森林里走啊走啊,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蘑菇。这时,袋鼠妈妈出现了。袋鼠妈妈问小姑娘,你看起来好像很不开心啊?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吗?小姑娘就告诉袋鼠妈妈,要给好朋友采蘑菇的事情。袋鼠妈妈说,越过森林,有一个湖,那里有很多蘑菇,来,钻到我的袋子里,我带你去吧。小姑娘钻进袋鼠妈妈的袋子里,看着呼啸而过的花、草和树木,还和小鸟打着招呼。湖里的水真蓝啊,岸边长了好多好多的蘑菇。袋鼠妈妈累了,先饱饱地喝个肚圆。小姑娘把采来的蘑菇装进包里,等袋鼠妈妈歇歇再出发。这时,羚羊出现了……羚羊把小姑娘驮到山脚下。小姑娘为兔兔做了鲜美的蘑菇汤……”
教育笔记:老师,您还让我讲故事吗?
同行们,看了这个题目可能都想,那还用说吗?孩子愿意讲故事是好事,就让她讲吧!但孩子的愿望是一个故事比赛。“六一”已过。但孩子的这个愿望至今没能实现。
焦鑫月小朋友,是我班一个很出色的小姑娘。她个头不高,性情温和,不善言谈。但他做事认真、执着,忍耐性特强,总是给人一种做不好事是不罢休的感觉。“六一”前,园里布置了故事大赛的有关事宜,我就给焦鑫月报上了,并告诉她,要和其他班里的小朋友比赛,如果讲的好了,还要参加“六一”演出呢!焦鑫月听后,自信地点点头。
从此,我就抽时间辅导孩子讲故事,她的记忆力不错,没几天她就讲得很好了。然后,我就再指导她加动作表演故事。每次孩子们午睡前,她都要讲一遍,有的小朋友还喜欢跟她一起讲。每一次我都要给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字的语气,她都是默默的接受,坚定的点头。为了这个故事,孩子的付出只有我们知道。
孩子满怀希望的努力着、期盼着、等待着。可没想到的是,要进行故事比赛了,却临时决定只让大班的孩子讲,中班不讲了,这让我们大失所望,但这件事情我一直没告诉焦鑫月。孩子有时候想起来就问上一句,老师,还让我讲故事吗?每次孩子问我,我都要找机会让孩子在班里给孩子们讲一遍。不知为什么,每当孩子问我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一种酸楚楚的感觉,总觉得对不住孩子,好像对孩子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总想找机会了却孩子这一心愿。还好,“六一“期间要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焦鑫月给家长讲故事。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焦鑫月,焦鑫月很是高兴。总算让孩子有机会展示了,我的心里也好想宽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