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调查报告(精选4篇)
互联网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调查网络对中学生的利弊。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对象:中学生
三、调查方法:口头询问
四、调查结果:
1.大多数中学生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玩贴吧,其次是获取信息。
动词(verb的缩写)调查结论:
1.好处:
(1)开阔视野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世界,信息丰富,信息交流迅速,自由性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获取自己的需求,在线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上最新的新闻信息和技术趋势,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②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每个成员都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常方便地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接触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满足情感需求和获取信息的场所。
③促进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互联网提供了无限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互联网可以学习、研究甚至创新,这种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互联网上大量可供学习的知识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大跨度交往和想象的领域,并不断滋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些电脑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拓展当今中学生的.教育空间
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老师。
2024年互联网调查报告(精选3篇)
2024年互联网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在校大学生为总体,主要针对大学生上网的时间、目的以及受到的影响等问题而展开,最后在问卷中也调查了大学生对目前这样的网络使用情况满意状况。本次调查一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结果
1、被调查的大学生男生占53%,女生占47%。
2、大学生的网龄五到八年的占60%,从初中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居多。
3、关于大学生上网打开的第一个网页类型,谷歌、百度占37.8%,社区类网站(开心、人人)此致,占24.4%。对于选择打开网页的方式,44.4%大学生选择通过导航网站,通过搜索引擎网站查找的有31.1%。对于网站的看中度,查找方便排在首位,占71.1%,信息量占20%,页面的美观占6.7%,网站的服务质量最少只有2%。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是以快捷方面为首要标准,从中也可以体现出现代互联网的快捷。
4、有64.4%的大学生希望社区、新闻、生活、购物等信息被一个网站聚集在一起,认为这样更加方便。
5、有51.1%的大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有时间就会上一次。甚至有11.1%的大学生相当沉迷,一天两天没上就难过。
6、对于网络热点事件,73.3%的大学生表示关注,但是也是看看并不会参加讨论。只有8.9%的大学生表示关注并会积极参加讨论。
三、情况总结
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使用不当,若过分用于不正用途并沉迷其中则会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堕其意志。
互联网调查报告(精选4篇)
互联网调查报告 篇1
和传统电视相比,互联网电视在近些年来关注度逐渐上升。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互联网电视不仅是在价格上有着优势,在产品内置影视资源、游戏等方面也是备受用户青睐。而互联网电视不设实体店,完全采用线上销售的模式,也降低了电视的销售成本,从而让利于消费者,让用户可以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电视。
送货要收300元?315互联网电视行业报告
不过对于互联网电视来说,其实消费者关注的不仅是产品本身,其售后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有几天的时间,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售后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需要互联网电视的厂商能够用心出发,将产品做的更好。
数千位互联网电视用户参与了我们的调查问卷
那么,互联网电视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是倾听厂商的'一面之词,还是用户说了算?显而易见,用户的心声自然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在不久前,发布了《互联网电视品牌认知度、购买、使用与售后调查》问卷。在问卷中,有很多关于互联网电视售后服务问题的调查。参与调查的很多都是已经购买了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因此是具有发言权的。而这次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也能看出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厂商的售后服务并没有让消费者满意。我们的315电视行业调查报告,也就此揭开。
315互联网电视行业调查报告出自:富龙网,转载请一定要保留!
互联网调查报告 篇2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电子邮件、浏览新闻、玩网络游戏……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升入到方方面面。因此对在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习惯做了调查。
互联网调查报告
从整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四川远远落后于沿海一带,甚至还不及湖北山东地区。可见四川互联网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网名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
四川省网民809万,网民最多的广东省3344万,山东网民1256万,福建网民866万。四川网民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不算个很高的数字。网民普及
率9.9%,普及率最高的北京46.6%,而四川的普及率仅仅高于贵州云南和甘肃,略高于安徽的9.6%。四川的网民普及率在全国仍处于末端。网民
基数不够直接影响着四川互联网的发展,而且这些网民当中还算上那些专门玩网络游戏,聊QQ,或者半年内只上过一次网的网民。
手机网民数量
四川手机网民数量222万,占网民中比例27.4%,在全国范围内排行第七。不过这其中因为新买手机误操作而上网的比例不知道占了多少。
其他数据
四川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全国第二,仅低于重庆。比例高于67%。北京网民最低51.7%。网络音乐使用率四川网民排名第二,高于90%。四川网名网络影视观 看率全国第十;四川网民网上购物比率较高,全国第三28.7%,仅次于上海北京。由此可见四川网民上网大部分以娱乐为主,其次是网上购物。四川网上购物的 比率有点让人吃惊,竟然会排在第三位。也许是地域了封闭与互联网的普及造成了大家习惯于网上购物。
·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格式 ·三下乡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数据
四川省域名注册数量458023个,占3.8%,排名第八;其中CN域名数量309798个;四川网站数量35544个,占2.4%,排名第九。最高的北京27万个网站,四川网页数量3亿多全国11位。看来四川的站长还是不少,在全国范围内企业信息化的普及还不算很落后。 四川网页一周以内更新比例仅有12%,全国排名24位,低于平均水平,可见四川网站的应用性还很差,仅局限在企业形象展示上面。
互联网调查(精选4篇)
互联网调查 篇1
一、调查目的:调查网络对中学生的利弊。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对象:中学生
三、调查方法:口头询问
四、调查结果:
1.大多数中学生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玩贴吧,其次是获取信息。
动词(verb的缩写)调查结论:
1.好处:
(1)开阔视野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世界,信息丰富,信息交流迅速,自由性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获取自己的需求,在线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上最新的新闻信息和技术趋势,大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②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每个成员都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常方便地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接触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满足情感需求和获取信息的场所。
③促进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互联网提供了无限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互联网可以学习、研究甚至创新,这种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互联网上大量可供学习的知识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大跨度交往和想象的领域,并不断滋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些电脑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拓展当今中学生的.教育空间
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老师。
互联网调查(精选4篇)
互联网调查 篇1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电子邮件、浏览新闻、玩网络游戏……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升入到方方面面。因此对在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习惯做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在校大学生为总体,主要针对大学生上网的时间、目的以及受到的影响等问题而展开,最后在问卷中也调查了大学生对目前这样的网络使用情况满意状况。本次调查一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结果
1、被调查的大学生男生占53%,女生占47%。
2、大学生的网龄五到八年的占60%,从初中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居多。
3、关于大学生上网打开的第一个网页类型,谷歌、百度占37.8%,社区类网站(开心、人人)此致,占24.4%。对于选择打开网页的方式,44.4%大学生选择通过导航网站,通过搜索引擎网站查找的有31.1%。对于网站的看中度,查找方便排在首位,占71.1%,信息量占20%,页面的美观占6.7%,网站的服务质量最少只有2%。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是以快捷方面为首要标准,从中也可以体现出现代互联网的快捷。
4、有64.4%的大学生希望社区、新闻、生活、购物等信息被一个网站聚集在一起,认为这样更加方便。
5、有51.1%的大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有时间就会上一次。甚至有11.1%的大学生相当沉迷,一天两天没上就难过。
6、对于网络热点事件,73.3%的大学生表示关注,但是也是看看并不会参加讨论。只有8.9%的大学生表示关注并会积极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