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指名读课题)

  2、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吗?(播放故事)

  二、理解题意,指导学法

  1、这个故事还挺长的,但是我说呀,其实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完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讲出来了,这句话就在课文里,你们相信吗?

  2、相信的小朋友从课文里找找看,争取说服不信的小朋友。

  3、出示句子:“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这句话说出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来试试对号入座。“狐”就是“狐狸”,“虎”就是“老虎”,“假”呢?句中哪个词是“假”的意思?(“借着”)“威”呢?(“威风”)

  5、我们理解了成语,也了解了故事,那这篇课文就学完了,好吧?这篇课文还要怎么学?(出示卡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

查看全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

  1、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老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导入新课)

  2、浏览课文,检查识字,理解词语。

  茂密 犹豫不决 冷笑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狡猾 东张西望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对狐狸的做法是怎么看的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看一看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三、小组展示

  1、学生质疑

  (1)“狐狸眼珠子一转”这是什么样的神态呢?大家共同表演一下。

  (2)表演动作猜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教师质疑

  (1)看到老虎犹豫不决,这时狐狸会想什么呢?

  (2)看到狐狸后面跟着老虎,小动物们吓得赶紧就跑,实际上他们怕的是谁?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课本剧表演

  四、教师总结

  狐狸真是太狡猾了,他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后来人们就把借助、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查看全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1

  ˎ̥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       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       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       (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查看全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狐狸和老虎,狐狸以狡猾闻名,老虎则凶猛无比,两者相遇后发生什么事就很让人期待。故事中的对话性格鲜明,表现力强,词语运用恰当传神,十分有可读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意及其蕴含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并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动物贴图,导入课文。

  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动物,想认识吗?那就请大声的说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贴动物图)

  2. 我们上个学期也学过一篇有关狐狸的课文,叫什么?还记得吗?那个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狡猾,爱说奉承话。)

  3.在你们心目中,老虎又是怎样的呢?(凶猛,厉害,百兽之王……)

  4.当狡猾的狐狸与凶猛的老虎相遇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八课:狐假虎威。(板书)

  二.复习生字词语。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把课文当中的一些生字朋友请到了大屏幕上,考考大家,看你们会不会读。(指名读,齐读)

  狡 猾      骨 碌一转    扯着   百兽     寻 找        派 来       违  抗  胆 子        爪 子       吓 跑

查看全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会使用。

  教学重、难点:学会读古文。

  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

  研究问题:会使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一、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注意句中停顿。同桌互读互评后,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三、理解句子

  1、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弄清句中每个字的意思。

  2、小组交流,完成小卷。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大家进行补充、评价,看谁说得最好。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五、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并扩词。

  2、指导书写。

  先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懂。

  先自己练习说,再同座互说,然后指名说。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写会字词。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查看全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这个成语故事,懂得倚仗别人的威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或欺负弱小的行为是可卑的或可耻的或狐狸很聪明,能想办法,机智巧妙地对付强大的敌人也未尝不可,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地朗读。

  教具准备:动物面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边出示课件边描述)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板书:狐狸、老虎)

  二、 总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8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懂?

  2、指名说: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你不懂什么?

  3、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归结为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①、狐狸是怎样蒙住老虎的?

  ②、狐狸是怎样吓跑百兽的?

  三、 学习第二部分(2---5自然段)

  狐狸是怎样蒙住老虎的?

  1、读:现在教师请一位能干的小朋友来读读2---5自然段(板书:读),其他的小朋友想这个问题。

  2、说:谁来说说狐狸是怎样蒙住老虎的?(板书:说)(想好了吗?想好可再读一读,同桌讨论讨论)

  3、 画

  ①、(板书:画)好,现在请同学们用““画出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板书:语言。)用“。“点出狐狸和老虎动作词(板书:动作”。“),用”▲“标出狐狸和老虎的神态词(板书:神态”▲“)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