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时间:2025-04-05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精选17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学目的:1、认识生字,学会生词。

  2、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句子。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准备:

  1、课件,收集有关现代科技的新成就。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向问问大家,和你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生活变化的课文,出示课题、读题,理解课题,当看到呼风唤雨就想到谁?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简单介绍路甬祥。

  二、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请字形。

  3、把读不好的多独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 依赖 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四|、默读课文

查看全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通用21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学目的:1、认识生字,学会生词。

  2、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句子。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准备:

  1、课件,收集有关现代科技的新成就。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向问问大家,和你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生活变化的课文,出示课题、读题,理解课题,当看到呼风唤雨就想到谁?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简单介绍路甬祥。

  二、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请字形。

  3、把读不好的多独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 依赖 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四|、默读课文

查看全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教学案(精选16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教学案 篇1

  [学习过程]一. 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 认读并会写有关生字新词    (1)读音:潜    qián(√)qiǎn(×)    (2)用对比区别字形记字                     (3)利用形声字记字:程、驾、控、哲    (4)读写: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改观  程度  依赖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寄托  幻想  洞察  原子核  程控电话  因特网    联系    哲学家    归根到底  2. 文章概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3. 解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课文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4. 体会文章主旨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比喻20世纪与以往不同,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概括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过去科学不发达,人们对未来只有一种愿望,一种幻想。但今天不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5.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路甬祥    (2)发现与发明:x射线、空调、洗衣机、磁悬浮列车、霓虹、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彩色胶片、冰箱、电视、青毒素、石英钟、拉链、圆珠笔、    激光、杂交水稻、因特网、移动电话 二. 学习第30课《电脑住宅》  1. 学习字词:    cāng                chǔ               pēng       rèn    仓库                            储存                     烹调              烹饪    dào              zōng             pàn    防盗                            综合                     判断  2. 概说:    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3. 结构:    总说--细说--概说  4. 特点:    (1)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    (2)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5. 作业:    学课文,按要求写出自己的想象。    (思考:“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围绕思考题写出自己的想象。) 

查看全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精选16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篇1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仅仅用了五六百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交流感受;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读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而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读中学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检查课文熟读情况

  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

    1.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因为它还不是一句完整句。

  ——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课文中哪一段说的和课题意思一样?

  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学生齐读,相机板书)

  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

  1.整体感知,直奔重点: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默读课文时,注意边读边画。

查看全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通用1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文简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查看全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精选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