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眼光作文800字
曾有一位老师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
学生们接下来的反应就不得而知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对此时师生双方的心理作了一番很有意思的揣摩:老师应该很意外,他没想到学生们的答案完全如此一致。而学生可能更觉得意外,难道白纸也可以算是答案吗?
看来,这是看待问题的眼光不同所致。所谓眼光,就是一种思维主体特有的角度以及他作出判断的方式。我想学生们极默契地表现出他们的单一眼光不是一件乐观可喜的事情。正如我们身处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应该是丰富多变的。而且当一种眼光行不通时,我们应该作出调整,也就是我想说的“换一种眼光”。从某种意义上讲,“山重水复疑无路”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区别可能就在于眼光的不同。
很多年以前,人们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时,都是老老实实遵照传统的从最低位算起的法则。有一个小男孩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试一试从最高位算起呢?就是这个念头驱使他不断探索,后来形成了一套独辟蹊径的速算法。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我国著名的速算家史丰收。
香港影星成龙刚出道时并不被人看好,原因是他其貌不扬,而当时流行的是英俊潇洒的“大侠”。可导演袁和平偏偏看中成龙古怪灵精的特点,专门为他设计了平民化,生活化兼搞笑的路线,并拍了《醉拳》等一系列在当时看来逆潮流的影片,结果一炮打响,成龙由此在影坛崭露头角。今天,已成功进军好莱坞并成为世界华人骄傲的成龙想必最想感谢的还是当年“挖掘”他的袁和平吧。
换一种眼光作文1000字
生活真是可爱啊!每当看到这万千造化,都能感受到命运与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一条小溪流,乍看也许只是一条小溪,但对口渴的旅人来说,这会是救他一命的生命之源。就像风雨中的落红,也许已化为尘土,但却让新的奇迹成为可能。生活的千姿百态,也需要千般的眼光发掘。
“你连基础题都还没作熟练,就在这里做考点?”物理老师看着小张,表情既恼又有一丝笑意。而小张呢,脑袋一低着,不知道在想什么。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成为我们的笑柄了。
我对他的第一映象很差,头发乱糟糟的,眼镜后面那双小眼睛总在转个不停,说话也不讨人喜欢,开口闭口总要带点脏字。
记得第一次和他一起出去,还是开学的第二个星期六。学了一个星期难得有两个小时假,我正理着书包准备回家好好放松放松,他却突然跑到我面前,凑近了说:“嘿,我们一起去给老师买点教师节礼物吧?”说完还不忘拿拳头锤一下我的背——这是他的招牌动作。也许是初来高中还不熟悉,我没思考那么多,就答应了他。
可是没过一会儿,我就后悔了,出了校门就是跟着他到处瞎逛,一会儿说要去艺海,一会又说要去中美,转了一个多小时不仅没选到什么好的礼物,为了垫他买考点还坑了我五十大洋。哎,我也真是无语。
自此以后,每次遇到他,我都想避而远之。
不过世界果然不是那么简单的啊,我又要为之前的后悔而后悔了。
两天前,我们进行了数学周测。卷子发下来时,我还沾沾自喜地跟同桌炫耀我的“130”,因为考试的试题里有几题没有讲过,考到这样还算比较好呢。可是接着,就有一个令人意外的声音传来,“小张考了145分,全班第一!”我张大了嘴巴,想叫却叫不出来,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想想那个平时总被老师责备,又喜欢自己乱做题,常常被我们嘲笑的家伙,要把他和班级第一联系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换一种眼光作文500字
“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往往会打开另一扇门”。当你遇到前所未有的绝境而毫无办法时,当你遇到难题冥思苦想却又无丝毫头绪时,当你所有希望全部破灭时,朋友,我们何不跳出原有的思维,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它们。你会发现,原来这样也是一道风景。
炎炎夏日,压榨几近枯黄的草儿,正如桌子上的一道数学题,压榨着我的脑汗一般,毫不留情。我坐在书桌前,空洞而又憎恨的目光直射桌上的数学题,仿佛要把它烧焦似的。“天哪!开开天眼吧?为什么世界有这么难的题啊?我可不是什么高斯,阿基米德呀。”当然,这些埋怨的话来自内心的,不然要是真说出来,肯定免不了一顿劈头盖脸的大骂,一想到老爸狰狞的面孔又出来了:“没做出来不准吃饭……”。我便吓得直冒冷汗,为了叫得正欢的肚子,只得继续输送脑叶“求一天生产牛奶多少瓶?晕,这你问我干啥,问牛奶厂厂长啊!”没好气的发了一句牢骚,突然一道灵光闪过脑海。“既然直接设牛奶为x求不出来……嗯?我何不间接设包装出牛奶的机器为x呢?对啊,就这么算。”恍然大悟的我连忙闪电出手握笔计算,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出3分钟,鲜明的层层解题步骤跃然纸上。“噢耶!肚子有救喽!”话音刚落,我已如离弦箭一般飞窜向餐桌……
如此一件简单的小事,不也体现了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的意义吗?只有我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所有困难都将被你以不同平常的方法解决。
换一种眼光
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人结伴走在沙漠中,天气十分燥热,两个都拿出剩下的半瓶水,其中一人说:“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个人说:“竟然还有半瓶水!”同样的半瓶水,两个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故事最后,只有一个人走出了这片沙漠。它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换一种眼光,便会柳暗花明。
这样的事例令我深思。在我做题时,总是毫无头绪,执着于一种方法,未曾想过用另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我听见父母的唠叨与老师的批评时,总是一味的去抱怨,未曾想过父母与老师对我的期望与付出;在我发现世人的冷漠时,看见的总是社会的复杂和不公平,未曾记起社会上更多的善良人士与光明。原来,换一种眼光,世界便大有不同。
我试着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我发现,数学题竟变得容易许多;我感动,父母对我的关怀那么无微不至;我看到,公车上的人为孕妇、老人纷纷让座……换一种眼光,我所处的世界是这样精彩。
换一种眼光
换个角度会很美
1。在生命的背景上展开论题:世界是多元的,但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将成见的眼光与别出心裁的眼光对比,突出“换个角度会很美”。
世界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现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摇。一个旅人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旅人却高兴地说?quot;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真让人拍案叫绝。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换个角度,我们要有推翻成见的勇气和别出心裁的智慧。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纵向剖开,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却固执地横向切开了,于是,她闪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苹果里?quot;星星“!这个故事,长久以来一直打动着我的心,吸引着我去思考。
为什么常常是孩子们有发现的乐趣呢?为什么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总是那么新鲜、有趣呢?我想正是因为孩子的”无知“才造就了他们独具的慧眼,才使他们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于是,儿童有时让人敬畏,而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换一种眼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一种眼光,山之雄姿,或连绵起伏,或丛峦叠嶂、或秀美挺拔、或险峻雄奇……。静止的山峦尚且能“如此多娇”,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更需要“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心灵澄澈、内心祥和。
在日趋功利的社会,很多人把“成败论英雄”作为心中的唯一价值标准。当然,追求成功应该倡导,获得成功更值得颂扬,但失败也并不是那么可怕,不必灰心丧气,更不应因为升学、求职等而放弃美好的生命。殊不知,滚滚长江东逝水,必将“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一代风流,“而今安在哉”;孙权雄踞江东,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更有那蜀汉之争,刘邦囊括四海,一统江山;项羽穷途末路,兵败乌江,可谓泾渭分明。然而,历史却给了项羽更多的褒奖,给刘邦“脸厚心黑”的千古非议。所以,当现时结果不尽完美、成功离得太远时,不必彷徨,更不必焦虑,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也许就能找到新的希望。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大儿子卖草帽,二儿子卖雨伞,天晴时,她很着急,为二儿子担忧;下雨时,她还是很着急,为大儿子发愁,于是终日愁容满面。后来,有人告诉她,你应该高兴,因为天晴时大儿子高兴;下雨时,二儿子生意火爆。简单的话语点拨却折射出生活的哲理——换一种眼光,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所以,“换一种眼光”,就能够让我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内心的平衡,能够在多变生活中步履稳重、清醒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