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教案

时间:2025-04-05

黄金分割教学反思(精选2篇)

黄金分割教学反思 篇1

  由于注重了:1.让学生讨论,如何根据题中的条件来证明 AC2=AC·BC      2.让学生从问题1中得到启发,能否利用图形的有关性质?能否分别计算AC2  、AB×BC的值?显然,图形没有性质可用,却能计算出AC2  、AB×BC的值,只要算出的值相等就可以了, 3.按课本的证法教师给出证明,并帮助学生克服在根式运算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请学生观察等式:AC2=AC·BC,结合图形说出这个等式的特征。线段AC是线段AB、BC的比例中项,点C的位置十分特殊;它把线段AB分成的两条线段AC、CB,恰使AC2=AC·BC,这叫把线段AB黄金分割,这样,学生在直观中得到了掌握。效果比较好。

黄金分割教学反思 篇2

查看全文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精选2篇)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 篇1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通过长时间研究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即10.618的比例最为优美。

  德国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此律的意思是: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即0.618:1=0.382:0.618)。0.618是黄金分割律的比值,它被认为是最美的数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体美在自然美中具有最强的完整性。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颂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其实,莎士比亚也许不知道,人体相关各部分之间是符合黄金分割率的,肚脐是黄金分割线的黄金点。在躯干部分,乳房位置的上下长度比;咽喉至头顶和至肚脐之比;膝盖至脚后跟和至肚脐之比等,都是黄金分割数0.618的近似数。如果人体上述部分比例均符合黄金律的话,就显得协调匀称。古希腊断臂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和“海姑娘”阿曼达,其体型结构比例完全符合黄金律,美妙绝伦。

  科学家和艺术家普遍认为,黄金律是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在建筑造型上,人们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处建楼阁或设计平台,便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而在摩天大楼的黄金分割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楼群显得雄伟雅致。古代雅典的巴特农神殿,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

查看全文

黄金分割(通用8篇)

黄金分割 篇1

  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的比(即a+b)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其比值为0.6180339……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0.618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长方形的本身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组成,你可以将这两个基本形状进行无限的分割。由于它自身的比例能对人的视觉产生适度的刺激,他的长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因此,使人感到悦目。黄金分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绘画等各方面。

  在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鉴并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黄金分割也因此成为摄影构图中最神圣的观念。应用在摄影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数列2、3、5、8、13、21……并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无数组数的比,这些数的比值均为0.618的近似值,这些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如135相机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黄金比得来的)、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摄影构图通常运用的三分法(又称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黄金分割的演变,把上方形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整个画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点便是画面主体(视觉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诱导人们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摄影构图的许多基本规律是在黄金分割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每幅照片无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黄金分割去构图。千篇一律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关于黄金分割,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规律后加以灵活运用。

查看全文

“人生的黄金分割”班会课教案设计

教育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架起家长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桥梁,使学生和家长都能够客观、正确地面对“十四岁”的变化,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家长、集体、社会怀有感激之情,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家长提供与孩子交流的平台、倾听孩子心声的机会,促使家庭教育与时俱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多角度的关注学生成长。
参加人员:初二(4)班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
活动准备:
1、召开家长准备会,向家长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家长给子女写一封信,班主任针对本班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活动的内容、形式,并诚恳地争取家长的帮助和支持。
2、召开班委会,向班委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本着“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力求创新”的原则,发动班委为班会出谋划策;同时,共同确定班会主线,基本确定各环节的构成及衔接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和用具,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包括诗歌的创作、背景音乐的选择、固定串词、即兴主持语、电脑课件的制作等。
3、召开准备性班会,从点滴小事讲起,使学生感受到家长为其所想所做所付出的艰辛,动员全体学生在明确的目的下积极地投入班会,展示给父母我们朝气蓬勃的一面。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十几年的养育,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不易,以实际行动回报对父母的感谢。
4、班主任在征求学生、家长的同意下阅读部分信件,挑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信件为班会所用。根据班主任所教学科的特点,设计有班级特色的环节--用数学符号诠释我的父母或家庭,每位学生设计并制作“数学符号之我的温馨家庭”作品。

查看全文

黄金分割1

  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的比(即a+b)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其比值为0.6180339……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0.618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长方形的本身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组成,你可以将这两个基本形状进行无限的分割。由于它自身的比例能对人的视觉产生适度的刺激,他的长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因此,使人感到悦目。黄金分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绘画等各方面。

 在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鉴并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黄金分割也因此成为摄影构图中最神圣的观念。应用在摄影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数列2、3、5、8、13、21……并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无数组数的比,这些数的比值均为0.618的近似值,这些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如135相机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黄金比得来的)、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摄影构图通常运用的三分法(又称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黄金分割的演变,把上方形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整个画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点便是画面主体(视觉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诱导人们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摄影构图的许多基本规律是在黄金分割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值得提醒的是,每幅照片无需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黄金分割去构图。千篇一律会使人感到单调和乏味。关于黄金分割,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规律后加以灵活运用。

查看全文

《黄金分割》教学反思

 
由于注重了:1.让学生讨论,如何根据题中的条件来证明 AC2=AC·BC      2.让学生从问题1中得到启发,能否利用图形的有关性质?能否分别计算AC2  、AB×BC的值?显然,图形没有性质可用,却能计算出AC2  、AB×BC的值,只要算出的值相等就可以了, 3.按课本的证法教师给出证明,并帮助学生克服在根式运算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请学生观察等式:AC2=AC·BC,结合图形说出这个等式的特征。线段AC是线段AB、BC的比例中项,点C的位置十分特殊;它把线段AB分成的两条线段AC、CB,恰使AC2=AC·BC,这叫把线段AB黄金分割,这样,学生在直观中得到了掌握。效果比较好。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