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教案

时间:2025-04-05

《红领巾之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红领巾之歌》
《快乐的节日》

拓展  电子合成器的音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有关少先队的歌曲,引起儿童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分析
《快乐的节日》发表于1954年,歌词以“小鸟”、“花园”、“草地”等儿童熟悉而富于形象性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将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相结合,刻画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歌曲的旋律欢快。朗朗上口, 易记易唱。
《红领巾之歌》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独奏曲,发挥了电子合成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享受音乐
     通过唱唱、跳跳、说说等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本单元所学唱的歌曲。

二、 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
1、听听——
完整地聆听歌曲
2、说说——
讨论: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心中的节日”。
3、读读——
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师生共同朗读歌词,仔细体会歌词的韵律美。
4、想想——
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自由地跟着乐曲舞蹈,体会其中的情绪。
5、画画——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一下心中的节日,并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6、唱唱——
跟着歌曲唱唱,不要求唱得完整,能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就可以了。

三、 说说听听——表现音乐

查看全文

一年级晨会:戴上红领巾

活动目标:

1、体会到成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时刻以少先队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各个方面表现优秀,做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活动准备:

1、         参加入队仪式时的照片;

2、         小短剧《体育课后》。

活动过程:

一、揭示晨会内容

    主持人发言:同学们,9月1日,我们告别了幼儿园,走近了小学,成为了一名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学生。10月10日,我们又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二、回忆入队情景

1、出示入队时照片。

(主持人导入语:同学们,看看这几张照片,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几位学生发言,说说照片上的情景)

2、说说心情。

(主持人:看着这些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小朋友们,加入少先队员后你有什么感想呢?)(几位学生发言)

三、看小短剧,说看法

1、两生表演小短剧。

(内容:上完体育课,一生随手把红领巾解下,然后甩另外一个学生,另外一个学生也解下红领巾与之打闹)

(主持人:同学们,看看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事,他们做的对吗?说说自己的想法)(几位学生发言)

2、说说自己。

(主持人:我们已经戴上了红领巾,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了,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几位学生发言)

四、活动总结

主持人发言:同学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晨会,我们每位小朋友都会知道作为少先队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

查看全文

“红领巾,我为你自豪”小学中队队会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的历史,展现60年少先队经历的风风雨雨,唤起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之情,进而为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感到骄傲和自豪。

2、组织队员开展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引导队员们继承和弘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使少先队活动更加规范,少先队组织更具凝聚力。

活动形式:歌曲、知识竞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主: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辅导员老师!今天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您瞧!火红的队旗高高飘扬,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鲜红的领巾系满理想,载着我们扬帆远航。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少先队建队60周年!四(4)班“红领巾,我为你自豪”少先队活动现在开始!

(二)、活动过程:

1、主持人:全体立正!出旗!(奏《出旗曲》)

2、主持人: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背景音乐起)

3、 主持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每当听这首队歌时,我就会想起我是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我要为红领巾添光彩。怎样才是为红领巾添光彩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六个小队各回答一点)

    第一,我们勤奋学习。藏书有一个叫朱买臣的人,他家里十分贫穷,以砍柴为生。他在砍柴的时候抽出一点空来看书,做文章。终于,朱买臣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而成为一个大官。我们应该向朱买臣学习,努力向上,成为国之栋梁。

    第二, 我们应该尊重师长,关爱幼小。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取知识,所以,我们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明天!

查看全文

红领巾操

——三年级主题队会 05.10

活动目标

1、懂得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平时的品行都是在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2、掌握佩带红领巾的方法。

活动准备

1、队员讲故事培训。

2、中队旗,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主持队活动开始仪式。

二、队员讲故事。

三、

1、请一队员示范佩带红领巾的各个动作。

2、全体队员按节拍佩带红领巾。

3、分小队比赛。

四、呼号等结束仪式。

查看全文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会写“羽、领”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情

  播放课件:音乐伴着鸟鸣,教师朗诵,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侧重读准字音。

  ⑵ 同桌互读互查。

  2、赛读课文,流利通顺。注意“蓬、棱、崭、喳”。

  3、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⑴ 争当“最活泼的小鸟”。通过读表现出来。

  ⑵ 争当可爱的“红领巾”。先明确文中的“红领巾”是指谁,再引导用坚定的语气读“请爱护小鸟”一句。

  ⑶ 争当“善于赞美的小鸟”。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

  4、多读,找规律,引导背诵。

  ⑴ 引导发现:将三小节做一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⑵ 与同桌以问答的形式读书。

  ⑶ 与好朋友以问答的形式试背。

  三、开展游戏,巩固识字

  1、“分分捡捡”,找出自己已经学会的字,告诉大家你在哪见过。

  2、“听听找找”。

  3、“小猴子学样”,师出字,生做动物。

  4、“猜猜看”:让生根据生字的局部猜字。

  四、引导创新和实践

  课下仔细观察本课生字,试着编字迷或画迷。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设计意图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第一节写小鸟的活泼可爱,使人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些小精灵;第二节通过小鸟吃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最后一节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明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短短的三段文字,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益鸟的环保观念,并启发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爱护益鸟。本课设计利用图文并茂,使学生感受小鸟的可爱,通过看课外读物、收集图片等,增加知识面,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查看全文

《“红领巾”真好》词语(精选17篇)

《“红领巾”真好》词语 篇1

  【近义词】

  机灵──机智、灵活    翠绿──青翠、碧绿

  活跃──活泼、灵活    蓬松──松散、蓬乱

  【反义词】

  机灵──呆板、迟钝    蓬松──紧密    崭新──陈旧

  理(理论、理直气壮)

  埋(掩埋、十面埋伏)

  【…一会儿…一会儿】

  小刚上课坐不住,一会儿玩东西,一会儿逗别人讲话,这种毛病一定要改。

《“红领巾”真好》词语 篇2

  教材分析

  《“红领巾”真好》一文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读中感悟,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爱的启发熏陶,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重点分析“蓬”、“跃”、“崭”等字。会写“羽、领”等8个生字,重点指导“领”、“蹦”、“晨”等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