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教案(通用17篇)
《好朋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中一条小鱼的孤单和三条小鱼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快乐的。
2、初步感受三段歌曲的不同速度。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鱼儿好朋友》歌曲磁带。2、小鱼的头饰三个。3、盛水的鱼缸,实物金鱼三条。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盛有鱼的鱼缸导入:
教师出示盛有一条鱼的鱼缸:你们看,鱼缸里有什么?它是怎样游泳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鱼游泳的样子。
二、学唱歌曲:
1、小鱼找朋友
在这么漂亮的鱼缸里住着一条小鱼,虽然它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但是它一点也不快乐。(用缓慢的速度唱出:“一条鱼,水里游,东游西游找朋友。”并伴随孤独,苦恼的表情。)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引导幼儿讨论,理解第一段歌词。)
2、和小鱼做朋友
(1)我们去给小鱼找朋友吧!有条小鱼愿意和它做朋友了,两条小鱼碰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动作呢?(请幼儿大胆想像两条鱼在一起的情景,启发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情来表现)。
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唱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并伴随高兴的表情,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
(2)出示另外一条鱼。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小鱼这么快乐,也要来和它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到一起会怎么样呢?(请幼儿想像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表现。)
《好朋友》教案(精选16篇)
《好朋友》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目标,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人觉得这是一首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大胆表现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歌曲。特别是在歌曲创编表演的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已有的经验,满足幼儿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而,设计了此活动,即以歌唱为主的活动和以歌表演为主的活动,以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变化的能力,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3,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
难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录音机;磁性黑板一块 3、 幻灯片、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 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们一起来看一看 。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先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师: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 、?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呢? 三、学习儿歌(给幼儿播放歌曲,听一听) 师:“这首儿歌好不好听呀?那么,现在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那先跟着读一遍吧。。。好,都学会了吧 。们现在来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好朋友》教案(通用15篇)
《好朋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 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道拥有一些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3、 学会欣赏与宽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2、真正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难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找朋友》这首歌的录音磁带或歌曲VCD。2、制作从树苗变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好朋友的相关资料。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和小故事。3、准备一张漂亮的卡纸。
教学设计:
一、 了解自己的好朋友
1、 教师播放歌《找朋友》。全班随着乐声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寻找自己的好朋友。
2、 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进步,是多么的快乐!
3、 教师:你有哪些好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 教师:你了解你的好朋友吗?学生填写“展示台”相关内容。
5、 讨论交流好朋友的资料,形式不限。可集体交流、小组交流、朋友间交流,一起分享快乐。
二、 进入“友谊谷”
1、 教师:友情是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古今吕外,许多名人学者都对友情有着深刻而又独特的见解,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
2、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名言,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友谊的名人名言或小故事?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好朋友》教案(精选13篇)
《好朋友》教案 篇1
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感受《好朋友》这首简短的儿歌,从儿歌中了解谁和谁是离不开,最匹配的,它们是好朋友。儿歌虽然非常地简短,但小朋友的兴趣比较高。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并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讲述“谁和谁是好朋友”,初步感知匹配。紧接着再拿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相匹配的物体,让幼儿了解了只有有关联的物体才能匹配在一起,才是好朋友,进一步感知了匹配的概念。
随后通过实物匹配操作加深巩固,要求他们将两个有关联的物品放在一起。在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能正确配对,懂得了匹配,操作正确,找到和自己实物相匹配的物品,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但有的孩子显得比较盲目,不知道如何去找出与之匹配的实物。
《好朋友》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让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幼儿通过听听、说说、比比等多种手段,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2、在配对游戏、语言情境中,锻炼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及扩散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谈话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和谁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
二、引导图片配对,进行游戏教学。
《好朋友》教案(通用12篇)
《好朋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 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道拥有一些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3、 学会欣赏与宽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2、真正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难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找朋友》这首歌的录音磁带或歌曲VCD。2、制作从树苗变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好朋友的相关资料。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和小故事。3、准备一张漂亮的卡纸。
教学设计:
一、 了解自己的好朋友
1、 教师播放歌《找朋友》。全班随着乐声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寻找自己的好朋友。
2、 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进步,是多么的快乐!
3、 教师:你有哪些好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 教师:你了解你的好朋友吗?学生填写“展示台”相关内容。
5、 讨论交流好朋友的资料,形式不限。可集体交流、小组交流、朋友间交流,一起分享快乐。
二、 进入“友谊谷”
1、 教师:友情是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古今吕外,许多名人学者都对友情有着深刻而又独特的见解,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
2、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名言,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友谊的名人名言或小故事?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好朋友》教案范文(精选17篇)
《好朋友》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一、 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二、 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 小鸡、小鸭木偶。
二、 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进场:快乐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二、 练声:小动物的歌声
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1=C,从C调练声至E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三、 舞蹈《早上好》
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四、 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 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2、 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
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 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