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教案

时间:2025-04-05

《好孩子》教案(精选17篇)

《好孩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我发现班上部分孩子有迟到现象,还有部分中午回家吃饭的孩子下午游戏时常常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有的甚至伏在桌上睡觉。经过了解得知,这些孩子迟到是因为前一夫晚上睡得太晚,导致第二天早上醒得太迟;而一些孩子下午游戏打瞌睡则是由于没有午睡,大脑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为了使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我设计并开展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学习制订起居计划,养成按时起居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动画《淘气的小黄莺》。

  2图片两幅,内容为:(1)一个长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2)一个长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3投影仪一台,自制钟表。

  4 “我的作息表”,上有姓名、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三栏。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动画故事《淘气的小黄莺》,理解故事內涵

  师:小黄莺的歌唱得怎么样?可它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奖?(引导幼儿明白小黄莺没有得到歌唱比赛的大奖是因为它迟到了。)

  师:小黄莺心里怎么样?第二次小黄莺参加比赛有没有得到大奖?为什么?

  二、幼儿对比,真察图片,感受按时起居和不按时起居对身体健康的不同影响

  师(出示图片一):这个男孩长得怎么样?为什么会长得又矮又瘦?

  师(出示图片二):这个小女孩长得怎么样?为什么小女孩长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师(小绪):按时起居的好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查看全文

《好孩子》教案(精选15篇)

《好孩子》教案 篇1

  主题目标:

  1、在生活中生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逐渐形成相应的习惯。

  2、能逐步适应社会规范,顺利地融入社会。

  3、体验成长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社会的欢迎。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有这么一天、我要搬出去、我和妈妈在一起、小老鼠过马路、记住了,不忘记、不认错的多多和有勇气的多多。

  社会活动:不要惹麻烦、我的生活我安排、小木偶进超市、我会小心过马路。

  科学活动:花生、绿豆分开来、我的一天、我会整理、好孩子练眼力、多给我一点儿、进餐顺序。

  艺术活动:三只猴子、布谷,布谷起床喽、戴上手表做游戏、谢谢您、画下来,记得住、对不起,没关系。

  健康活动:等一等,再开始、吃饭的时候。

  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遇到困难时和孩子耐心沟通。并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自信和知错就改的勇气。

  2、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机会,并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同时培养孩子养成记住事情的习惯以及完成力所能及任务的责任感。

  3、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一日生活作息表,有序安排生活。

  主题环境:

  1、创设“做个好孩子并不难”专栏,将幼儿文明进餐和文明行为的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以直观、正面的榜样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2、创设“我的时间表”专栏,将幼儿制作的钟表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幼儿将“这个时间我做什么”的图画张贴在钟边上,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完成各种事情的习惯。

查看全文

《好孩子》教案(精选16篇)

《好孩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分辨是非,懂 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2) 让学生明白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

  (3) 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品德,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活动准备:

  1、 调查:(1) 有好朋友吗?请用简单的话概括你和他交往的理由。(2) 你和同学之间有矛盾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收集:古今中外的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

  活动过程:

  一、诚实故事会

  男: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女: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好吗?(听故事《狼来了》)

  男: 故事叫什么名字呢?

  女: 队员们,大灰狼来了,可怕吗?

  男: 对,太可怕了。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着“狼来了,狼来了…… ”山坡下的人们为什么不来救他呢?(队员自由发言)

  女: 你想对故事中的牧童说些什么?(队员自由发言)

  男: 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不说谎话。

  女: 下面,我们请各小队派出一名队员来讲讲好吗?

  (各小队派出代表讲故事)

  二、集体诗朗诵

  《天使*翅膀*诚信》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地上成了撒旦的忧伤,诚信的诺言丢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而诚信的水晶被辗碎,你拥有的一切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如过眼烟云,随风而去诚信的云朵被抛弃,再也映不出彩霞的炫烂。 我们向往真诚,渴望诚信,希望旷野天蓝草碧,云白风清。拥有诚信,一片片绿叶可以沁染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天使用诚信做绷带,医好大鹏受伤的翅膀。身沐一片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

查看全文

《好孩子》教案(精选14篇)

《好孩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

  1、小朋友们,我们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手、脸、衣服最干净?

  2、小朋友们按小组进行比赛。

  3、各组评出最爱干净的好孩子。

  二、学一学

  1、图片出示:小朋友早上起床后,马上刷牙、洗脸的图片。

  2、小组交流:这位同学是怎样讲卫生的?刷牙有什么好处?除了每天早上刷牙之外,还有什么时候应该刷牙?不刷牙有什么坏处?他刷牙之后又干了什么?

  3、小结:每天早晚刷牙、洗脸有益身心健康。刷牙对保护牙齿有好处,如果早晚不刷牙,吃完东西的残渣塞进牙缝里,会滋生细菌,牙齿就会疼痛,影响健康。而且,不刷牙,与别人说话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这对别人也是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

  4、学习儿歌:刷牙歌

  小牙刷,捏得牢。早晚刷牙很重要。刷里边,刷外边,上下左右全刷到。认真刷,牙齿好,牙膏乐得吐泡泡。

  三、议一议

  1、谁来说说看,还要养成哪些习惯呢?

  2、学习学校一日常规。

  3、学习儿歌:爱清洁,讲卫生,手脸衣服要干净。保康健,讲文明,良好习惯早养成。

  四、夸一夸

  现场采访班级中爱清洁的好孩子:你是怎样讲卫生的?

  五、演一演

  请几个学生表演在家怎么讲卫生的。

  六、制定措施

  大家共同制定爱清洁讲卫生的效措施,定期评比。

《好孩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分辨是非,懂 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查看全文

《好孩子》教案(精选15篇)

《好孩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掌握“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等词语,认识“紧、忘、奇、怪、疼、擦”6个字。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4、通过了解小梅和京京的做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做个行为美的好孩子。

  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认真读课文,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练习书写。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还要通过读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学习“服、带”等字,能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

  (引出课题《好孩子》)。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回答“谁是好孩子”。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读后评论。

  4、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出现几幅图?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讲了哪两个孩子?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一段。

  2、导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查看全文

《好孩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掌握“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等词语,认识“紧、忘、奇、怪、疼、擦”6个字。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4、通过了解小梅和京京的做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做个行为美的好孩子。
  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认真读课文,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练习书写。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还要通过读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学习“服、带”等字,能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
  (引出课题《好孩子》)。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回答“谁是好孩子”。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读后评论。
  4、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出现几幅图?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讲了哪两个孩子?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一段。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