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教案

时间:2025-04-05

《寒号鸟》教案(通用16篇)

《寒号鸟》教案 篇1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

  2、课件出示寒号鸟的图片及资料:

  复齿鼯鼠: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这种动物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寒号鸟,据说它会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听听它的故事吗?那就跟着老师到今天的课文中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号”的读音:读“hào”时组词:号子、口号;读“háo”时组词:号叫、哀号。

  在“寒号鸟”中读二声“háo”。

  二、趣味识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画出生字新词。

  2、认识生字词。

  (1)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2)认读多音字:

  háo(号叫)dàng(当作)

  hào(号子)dāng(当然)

  3、课件出示生字:

  háo号dǔ堵fèng缝dàng当què鹊lǎng朗xián衔kū枯quàn劝chèn趁jiāng将qiě且là腊kuáng狂hǒu吼fù复āi哀

查看全文

《寒号鸟》教案(通用13篇)

《寒号鸟》教案 篇1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

  2、课件出示寒号鸟的图片及资料:

  复齿鼯鼠: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这种动物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寒号鸟,据说它会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听听它的故事吗?那就跟着老师到今天的课文中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号”的读音:读“hào”时组词:号子、口号;读“háo”时组词:号叫、哀号。

  在“寒号鸟”中读二声“háo”。

  二、趣味识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画出生字新词。

  2、认识生字词。

  (1)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2)认读多音字:

  háo(号叫)dàng(当作)

  hào(号子)dāng(当然)

  3、课件出示生字:

  háo号dǔ堵fèng缝dàng当què鹊lǎng朗xián衔kū枯quàn劝chèn趁jiāng将qiě且là腊kuáng狂hǒu吼fù复āi哀

查看全文

《寒号鸟》教案(精选16篇)

《寒号鸟》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预习。

  要求:自学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预习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

  二、出示课题,介绍寒号鸟。

  寒号鸟,也叫寒号虫,哺乳类动物,形状跟蝙蝠相似,体长一尺多,有冬眠的习性,睡时倒悬在树枝上。

  三、检查预习情况,抽读生字词卡。

  四、阅读第一节。

  1.指名读。

  (1)谁能把这一节课文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出来。(指名两人分别画在小黑板上。)

  全体同学默读,想想第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介绍什么。等一会儿看图是否画得对。

  (设计把第一小节课文画一画这样的环节,不仅为了使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沟通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形象的生活画面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2)谁能看着图把第一节课文说一说。

  指图看“崖”和“缝”。

  (3)为什么说寒号鸟是把缝“当作”窝?

  2.小结:这一节主要讲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由于它们是邻居,所以能经常见面、对话,才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五、阅读课文第二节至课文结束。

  1.默读这部分课文。

  读后问:(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学?(用表演的方法。)

  (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把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师“以学定教”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表演的方式,不仅是为了强化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以表演的要求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查看全文

《寒号鸟》(通用17篇)

《寒号鸟》 篇1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寒号鸟》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寒号鸟》教学设计 篇1

  之一

  佚名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查看全文

《寒号鸟》作者(通用15篇)

《寒号鸟》作者 篇1

  柯玉生,1934年生,笔名木可,湖北省大冶县人;曾就学于武汉市二男中和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现任新蕾出版社编辑,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天津分会会员。1950年他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民间故事》、《点土成金》、《小光蛋碰石头》等。粉碎“四人帮”后他发表的《这事情发生在小河边》、《我去台湾接外婆》等儿童诗,已分别被选入《中国新时期儿童诗选》、《百家诗选》及《中国文学作品年编·儿童文学选》等书。此外,他还发表了一些寓言和童话。◆ 

《寒号鸟》作者 篇2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

  2、课件出示寒号鸟的图片及资料:

  复齿鼯鼠: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这种动物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寒号鸟,据说它会在寒冷的夜晚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听听它的故事吗?那就跟着老师到今天的课文中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