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教案

时间:2025-04-05

《哈姆雷特》教案(精选12篇)

《哈姆雷特》教案 篇1

  【文本解读】

  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怀有高贵的理想,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并与之殊死抗争。阅读时,注意梳理哈姆莱特与现实之间的各种冲突,理解剧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寓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哈姆莱特被称为“忧郁的王子”,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常被深沉的无力感和幻灭感笼罩。阅读时,要注意哈姆莱特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忧郁”,尝试分析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素养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了解整部剧的基本剧情。

  2、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品味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内心冲突,探讨人物心理与行为如何推动戏剧情节发展。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我们都非常熟悉,说的是经典的艺术形象在被人接受的过程中具有多义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塑造。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莎士比亚笔下经典戏剧《哈姆莱特》的选段。通过学习感悟,来看看哈姆莱特在大家眼中会是怎样的形象。

  一、知人论世

  1、了解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于英国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查看全文

《哈姆雷特》(精选14篇)

《哈姆雷特》 篇1

  教学目的

  1.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品读人物的方法;

  2.  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品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课前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并写出短评,课堂上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归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2.  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资源

  《哈姆雷特》剧本、计算机网络、《哈姆雷特》课件、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教学程序

  一、课前展示课题(幻灯片1),同时播放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导语 :

  文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且写出了短评,今天这堂课,让我们来谈谈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

  对一部戏剧,我们可以从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品评。今天我们着重谈谈《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找出品评人物的一般规律。

  二、展示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掌握品评人物的方法。(幻灯片2)

  三、引导学生讨论:

  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想观念、阅读心理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是不相同的。

  展示恩格斯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幻灯片3)

查看全文

《哈姆雷特》(精选6篇)

《哈姆雷特》 篇1

  教学目的

  1.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品读人物的方法;

  2.  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品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课前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并写出短评,课堂上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归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2.  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资源

  《哈姆雷特》剧本、计算机网络、《哈姆雷特》课件、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教学程序

  一、课前展示课题(幻灯片1),同时播放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导语 :

  文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且写出了短评,今天这堂课,让我们来谈谈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

  对一部戏剧,我们可以从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品评。今天我们着重谈谈《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找出品评人物的一般规律。

  二、展示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掌握品评人物的方法。(幻灯片2)

  三、引导学生讨论:

  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想观念、阅读心理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是不相同的。

  展示恩格斯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幻灯片3)

查看全文

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莎士比亚的相关知识,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全剧剧情。
2、 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特点。
3、 品味动作化、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及主旨。
4、 深入品味欣赏哈姆雷特身上蕴含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初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自学感悟::
1、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时期    国伟大的      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四大悲剧:                                          
2、讨论人物关系
• 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
• 哈姆莱特与王后乔特鲁德:
• 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
• 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
• 哈姆雷特与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 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
• 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
3、节选剧情结构

4、《哈姆雷特》结尾处霍拉旭说道:“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之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陷人自害的结局。”请明确上面这段话所指的人事。

查看全文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

    难点: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
    哈姆雷特(板书)

二、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XX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

《理查三世》《约翰王》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

大欢喜》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白》《麦克白》

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查看全文

《哈姆雷特》(节选)

教学目的

1.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品读人物的方法;

2.  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品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课前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并写出短评,课堂上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归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2.  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资源

《哈姆雷特》剧本、计算机网络、《哈姆雷特》课件、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教学程序

一、课前展示课题(幻灯片1),同时播放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导语 :

文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且写出了短评,今天这堂课,让我们来谈谈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

对一部戏剧,我们可以从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品评。今天我们着重谈谈《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找出品评人物的一般规律。

二、展示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掌握品评人物的方法。(幻灯片2)

三、引导学生讨论:

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想观念、阅读心理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是不相同的。

展示恩格斯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幻灯片3)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眼中的哈姆雷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