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教案

时间:2025-04-05

《海底村庄》教学案例、反思与点评(精选2篇)

《海底村庄》教学案例、反思与点评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课文学习认读“陌”等13个生字,掌握“秘”等12个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并理解字义,能够组词运用。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有自己的感悟,会找出重点句体会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

  3.在读中想像,根据课文的描述,大胆地想像海底村庄的样子,进而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

  〖教学实录〗

  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出示课件:大海录像)这是什么地方?

  生:是大海。美丽的海边。

  师:那你能想像海底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海底很黑。

  生:海底有龙虾,有贝壳,还有大鲨鱼……

  生:海底很美,有长长的海草,还有海葵。

  师:科学在不断的发展,在未来的海底,不仅有美丽的动植物,还有人类生活呢!这个奇妙的地方就是――海底村庄

  (板书:海底村庄)

  我们一起去旅行好吗?

  生:好!

  [兴趣是关键,通过播放大海的录像,使学生从开课就兴趣昂然。而后让学生想像海底的景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充分地说,并予以肯定,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愉快,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初读识字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生:(自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

  师:去海底村庄旅行之前,同学们要经受一次考验,大家看(出示课件:字词)

  生:开火车轮读。

  齐读。(出错的地方要多读读)

  师:现在我们和小作者一起去参观海底村庄吧!请大家再来读课文,看看小作者跟着村长参观了哪些地方?

查看全文

海底真奇妙(精选5篇)

海底真奇妙 篇1

  动目标:

  1、学习画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并用排水画的方式表现蓝蓝的海洋。

  2、感受创造的快乐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记号笔、一盒油画棒、一张绘画用的白纸,蓝色颜料和底纹笔。

  2、有关潜艇、潜水服的照片。

  3、已经了解过海洋中生物的造型和特征。

  活动过程:

  1、幼儿迁移经验,回忆海洋中的生物。师:你们知道海洋里什么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教师提醒幼儿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说说不同生物的样子。)

  2、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潜水服或潜艇。

  观察了解潜艇和潜水服的特征。

  师:我们怎样才能到海底去呢?(启发幼儿想象,知道乘潜艇穿潜水服潜水可以到达海底)

  教师出示潜艇和潜水服的图片,师:这是……(教师用等待的方法让幼儿说出潜艇和潜水服)

  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了解潜艇和潜水服的特征)

  3、幼儿作画,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选择除蓝色以外的鲜艳色彩表现各种海里的生物。

  4、展示幼儿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海底真奇妙(2)

  [1] [2] [3] [4] [5] [6] 下一页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的乐趣。

  2、知道鲨鱼、章鱼、小丑鱼的结构特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3、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美术作品。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的照片、VCD、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剪刀。

查看全文

海底村庄 教学设计(精选2篇)

海底村庄 教学设计 篇1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篇科幻作品对海底村庄奇异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意义段,找出意义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科幻作品。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活动:

  1、谈话:同学们,谁知道村庄建在哪儿?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参观海底村庄。

  2、板书课题:《海底村庄》。(齐读课题2遍)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陌、屿、隧、锥、减、豪、输、牧、蠕、披、综、属、纯

  (请每组1、3号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陌生、岛屿、自豪、运输、蠕动、牧场、披甲、综合、金属、纯净

  (指名教读)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海底村庄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它真了不起?”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⑶、指名读2—6自然段。讨论:

  a、海底村庄是怎么样的?

  b、作者到“观察站”看到了什么奇景?

  c、海水综合加工厂的特点有哪些?

  ⑷、齐读第一自然段。

  a、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查看全文

《海底村庄》教学设计(精选8篇)

《海底村庄》教学设计 篇1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3个.。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篇科幻作品对海底村庄奇异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意义段,找出意义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科幻作品。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活动:

  1、谈话:同学们,谁知道村庄建在哪儿?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参观海底村庄。

  2、板书课题:《海底村庄》。(齐读课题2遍)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陌、屿、隧、锥、减、豪、输、牧、蠕、披、综、属、纯

  (请每组1、3号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陌生、岛屿、自豪、运输、蠕动、牧场、披甲、综合、金属、纯净

  (指名教读)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海底村庄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它真了不起?”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⑶、指名读2—6自然段。讨论:

  a、海底村庄是怎么样的?

  b、作者到“观察站”看到了什么奇景?

  c、海水综合加工厂的特点有哪些?

  ⑷、齐读第一自然段。

  a、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查看全文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精选5篇)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主要地形的分布,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

  关于海底地形的知识,课文主要讲了两点:

  (1)海底与陆地一样是高低起伏的;

  (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点。对于海底地形,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陆架的有关知识。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法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可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组成。

  读图巩固: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材分析

  课文在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时,没有对每种地形的形态作具体描述,更没有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结合地形景观图,从海拢高低和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作了简单的比较。这样编写的意图是:(1)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当降低了难度;(2)加强教学内容和直观性,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地形的定义,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地理概念,除“山系”外,都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出现的地名,今后分区地理中还会再现,这里不必要求学生都记住。

查看全文

《海底飞船》阅读答案

  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海底飞船》阅读答案 ,希望能帮助到您。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