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案

时间:2025-04-05

国学《三字经》优秀教案(通用12篇)

国学《三字经》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查看全文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精选2篇)

六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篇1

  《春日》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二)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三)诵读第一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全班齐读。

  (2)指名读,评读。

  (3)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根据注释,译文了解诗句意思,从简析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拟人。原来诗歌也能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配乐读)

  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配乐背)

  第二课时

  (四)诵读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男女生读。

  (2)跟读,齐读。(配乐读)

查看全文

一年级的国学经典教案(通用2篇)

一年级的国学经典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查看全文

早教国学《绝句》教案(精选13篇)

早教国学《绝句》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 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一、第一教时: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查看全文

国学班教学方案

 
 

第一节

课前:

①  准备教材:初读本,唱唐诗,教学cd

②  准备宣传vcd,

③  点名单:了解学生结构,是否交费报名

④  弟子规总叙的卡片

⑤  检查电源以及播放设备

⑥  其他:黑板、水笔、粉笔、纸巾、时钟表

过程:

一、静定10`

   1自我介绍①老师自我介绍 ②学生自我介绍

   2静定训练:①音乐[一上课就播放]

②用游戏方法导入规则

③语言暗示a[聪明的一休]b想一想:长相、1+1

④睁开眼睛,再来一次:口令三二一。⑤睁开眼睛:点名

二、大学20`

1第一自然段①听②跟读③指读的引导[一字一音]④小游戏:手指要指 ⑤跟磁带读,老师辅导指读

2预习第二自然段

三、唱唐诗《静夜思》15、

1读原文2小组过关3听cd  4 唱听cd 两遍  5大合唱

四、休息10`

1老师找孩子聊聊天,提示孩子上洗手间  2助手将提供借阅的vcd发给家长

2集合口令:击掌三声,口令十九八七……三二一“静定一分钟”

五弟子规1—2小节

1跟读总叙 两遍 2指读一遍 3后三小节两遍 4看卡片 5通读一遍

六、总结:

1静定的规和口令 2指读的方法  3作业[学而时习之] 4奖品:荧光棒

第二节

   静定

   自我介绍:名字+班级,老师的名字

   游戏:1想象   2手指快算之手指表示数

   内容:大学:第1、2自然段。弟子规:3—5小节[复习1—2小节]

   奖品:铅笔

第三节:

一静定5`:口令之后播放音乐;语言暗示:马拉松比赛现场的场景:拉拉队,运动员,天上的飞机

查看全文

儿童也要接触国学(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

xx年暑假幼儿园教师活动安排戴尔电脑和笔记本便宜专卖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