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的作文范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你的家乡也不例外。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过年习俗的作文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过年习俗的作文范文1
因为我的家乡在东北所以我今天来给大家说说东北过年的习俗。
1.包好运饺子: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包饺子,可是咱东北的饺子不同,据说、以前时候的好运饺子是在包饺子的时候把1个①元的硬币包在几个普普通通的饺子里面,现在人们为了卫生常常用水果硬糖来代替硬币,据说、谁吃到了好运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有好运。(在我们家常常都是我吃到的,因为硬糖是会化的,只要看那个饺子的外皮有糖就行了。)
2. 年夜饭后吃冻梨:因为东北的冬天很冷,有零下13~20度,所以有的时候会吧秋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去冰冻,冰冻后的梨和柿子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为什么要在年夜饭后吃冻梨呢?因为冻梨又能解酒、解油腻。
3.年三十点长寿灯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5..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6.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上了年纪(65)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小学生过年习俗作文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小编收集了过年习俗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过年习俗
时间过的真快呀!新的一年又来了,我的家乡在杭州,过年的习俗有放鞭炮。为了环保,我们家不放大鞭炮,只放一些甩炮,我从盒子里拿出一颗甩炮,往空地上一甩,啪的一声'炮炸开了像雷公在敲鼓。'站在周围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拍着手唱起歌来新年好呀1新年好。
。过年的气氛又来了。过年的习俗有首岁。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一只烧熟的鸡。鸡的尾巴插上3根鸡毛,'嘴里衔着一根蒜和葱'蒜代表会算,葱代表聪明。还有一条鱼,鱼代表年年有余。和一些水果呀!等等。奶奶点上蜡烛,再点上三只香插上。奶奶拜了拜我们家每个人都拜来拜我也拜了拜,许了个愿。还有就是吃团圆饭,我们家吃团圆饭是在家里吃。这一天我们家有的杀鱼,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烧菜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我也在旁边帮忙洗菜。很快饭菜烧好了。我们还请了客人,大家高高兴兴吃着饭菜。过年真好。
第二篇:过年习俗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小学生过年习俗作文三篇
篇一
随着鞭炮的响声,伴着礼花的炫彩,带着春联、福字的红光,我们送走了鼠年,迎来了20xx年——鼠年。
今天的晚饭特别的丰盛,有鱼、有虾、有肉、有菜,菜的形式也很多,从清蒸到油炸,从红烧到白灼,冷盘热炒山珍海味琳琅满目,满满地摆了一大桌子。我们全家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黑豆和我,团团圆圆的围着桌子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
早早的吃完了丰富的年夜饭,大家便不约而同地来到阳台上,用放鞭炮的方式喜迎春节。黑黑的阳台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了:地上的鞭炮如同一只只小蝌蚪,跳起来优美的舞蹈;大大的“火棍”吐出一串串火焰,色泽华丽、五彩缤纷,就像天上的彩虹一般美丽;爸爸点燃了巨大的礼炮,就在那一刹那,寂静的天空顿时变得生机盎然,各色的烟花布满了天空,红色的比火还要鲜艳,黄的比金子还要美丽,蓝的比大海还要透明,绿的比碧玉还要明丽……五彩斑斓。
春节伴着我们的欢笑声过去了,祝大家在鼠年里喜气洋洋,洋洋得意,三阳开泰,鼠年大吉!
篇二
我们终于等到了梦寐以求的春节了。
这里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两旁的路灯杆上都挂上了大大的红灯笼。
广场里园丁们把五彩的鲜花摆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最多的当然是羊了,因为今年是鼠年嘛!晚上的时候树上的霓虹灯就会像星星一样闪耀着,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车站里人上人海,大家都拿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和亲人团聚,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
菜市场里四处都是喧闹声,人们不停地买着这些新鲜的菜,大袋小袋的拎回家,给家人烧一顿难忘的年夜饭。老板们个个忙忙碌碌地卖菜,大把大把的钱数都数不及,高兴地嘴都合不拢,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
2020年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20xx年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篇一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中国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与传统。单从过大年的方式,就有明显的不同。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的海安县,这里又被称为“鱼米之乡”。自古以来,这里盛产水稻大米,小麦和海鲜。据说以前,这里的百姓靠着大海里的海鲜生存,因为这里临近大海,经常遭受海浪的袭击,当地居民希望大海永远平静和安祥,就有了“海安”这个名字。
虽然海安被四个大城市包在中间,城市也很现代化,但当地的百姓依旧保留着他们最古老的手艺和传统。在海安,最能体现当地传统的并不是大年初一(过年当天),而是除夕。在那一天,人们很早起床,准备各种食材,开起炉灶做饭,摆满丰盛的一大桌,但这些饭并不是给人吃的,而是供给神灵吃的。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一带的人信奉菩萨,除夕那天人们准备好美味的饭菜,燃放爆竹、烟花。香气四溢、鞭炮震天,全家人开始祭菩萨啦,愿菩萨保佑自家一年风调雨顺、万事顺利。
祭完菩萨之后呢,就要开始祭祖了。祭祖,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和缅怀自己的祖先。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烧纸钱,折好的银色的小元宝。我从小就对那种闪着银光的纸钱很感兴趣,在这之中其实也闪烁着当地人民的智慧——每个人都有对荣华富贵生活的向往,对祖先独特的缅怀和思念。当地百姓为了不让自己烧的纸钱被别人的祖先“抢走”,还会在纸钱袋上写上自己祖先的名字,就像送快递一样“对号入座”。其实我知道,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些纸钱并不会真的到自己祖先那里的,但为什么每年人们还要花费挺多时间和精力去折纸钱、烧纸钱呢?我妈妈是这样告诉我的:这其实是对逝去亲人表达无限思念的一种方式。每年这个时候,家人都会一起追忆自己的祖先,追忆他们曾经奋斗的岁月。
过年习俗作文3篇
过年习俗作文(一)
在响彻天空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一个生机勃勃的字眼,春节,一个饱含诗意的的名字,但在我这个吃货眼中,便是舌尖上的一块肥肉。
听说外婆外公正在做团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粉团,学着外公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个尖尖的顶,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团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团子扔给外婆,想让外婆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团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
哥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外婆的样,把团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团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的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
撮的好我我就捏的好,捏的好我就填的好,填的好我就做的好带着丝丝春意的风灌入屋内,伴着小曲,在小屋里来回的回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吴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团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吴氏的创意米团组!
蒸团子咯!一声大喝,笼子来了,我们把团子一个个放进去,白嫩嫩的团子便一个挨一个挤在了笼里。
过年习俗作文500字
说到过年的习俗,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馍,熬年夜,吃饺子,拜年。不过呢,不同的地方,过年的习俗也不一样,就让我给你讲讲我外婆家过年的习俗吧!
外婆家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那里的过年习俗与咱西峡的习俗大不相同,我就随便挑两件给你讲讲吧!
1。包包子
说到炸油馍,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馍",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过年,就不是吃油馍,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时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张米面团放到左手上,右手拿着勺子,从馅盆中挖出一点馅,放至米面团中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馅包起来,捏出一个形状,我的第一个包子包好了。之后,我继续照这样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面团全部包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