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教案

时间:2025-04-05

《过年》教案(通用12篇)

《过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迎新年”主题单元中的第二课,它以图画和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了我国传统的新年-----春节的一些风俗礼仪,让学生学会过新年时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节,知道新年礼物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了解其他国家的新年习俗和一些有趣的新年活动,并学唱一些新年歌曲。

  教学目标 :

  1、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并乐意将美好的新年祝福传递给他人。

  2、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亲人的祝福,并能设计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

  3、        知道新年的各种习俗,懂得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

  4、        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收集资料、体验感受、讨论交流。学会健康、快乐、安全地过新年。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

  2、收集“年”的故事

  二、       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国过年的习俗

  1、看课件展示各种过年的活动,听听“聪明谷”说的话。

  2、议一议:过年时我们这儿还要干什么?(如:买年货、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等)

  3、一说你最喜欢过年干什么。

  4、随机展示:

  * 春联欣赏: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

查看全文

《过年》教案(精选14篇)

《过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迎新年”主题单元中的第二课,它以图画和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了我国传统的新年-----春节的一些风俗礼仪,让学生学会过新年时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节,知道新年礼物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了解其他国家的新年习俗和一些有趣的新年活动,并学唱一些新年歌曲。

  教学目标 :

  1、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并乐意将美好的新年祝福传递给他人。

  2、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亲人的祝福,并能设计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

  3、        知道新年的各种习俗,懂得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

  4、        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收集资料、体验感受、讨论交流。学会健康、快乐、安全地过新年。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

  2、收集“年”的故事

  二、       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国过年的习俗

  1、看课件展示各种过年的活动,听听“聪明谷”说的话。

  2、议一议:过年时我们这儿还要干什么?(如:买年货、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等)

  3、一说你最喜欢过年干什么。

  4、随机展示:

  * 春联欣赏: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

查看全文

《过年》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迎新年”主题单元中的第二课,它以图画和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了我国传统的新年-----春节的一些风俗礼仪,让学生学会过新年时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节,知道新年礼物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了解其他国家的新年习俗和一些有趣的新年活动,并学唱一些新年歌曲。

教学目标 :

1、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并乐意将美好的新年祝福传递给他人。

2、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亲人的祝福,并能设计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新年活动。

3、        知道新年的各种习俗,懂得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

4、        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收集资料、体验感受、讨论交流。学会健康、快乐、安全地过新年。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

2、收集“年”的故事

二、       活动过程 

(一)、了解我国过年的习俗

1、看课件展示各种过年的活动,听听“聪明谷”说的话。

2、议一议:过年时我们这儿还要干什么?(如:买年货、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等)

3、一说你最喜欢过年干什么。

4、随机展示:

* 春联欣赏: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

* 各种各样的窗花

查看全文

第十二单元    过  年  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    过  年单元理解:1、第十二单元以“过年”为主题编排了一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故事。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2、本单元在语文天地中的一系列设计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收获。3、单元安排了金钥匙内容,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资料整理和分类,养成有条有理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元日》,了解我国过年的习俗,体会诗人所描述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和人们虔诚的心愿和美好的企盼。理解课文《老北京的春节》,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体会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理解课文《冰灯》,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联系实际理解父母的心情。2、学认生字30个,学写23个,引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3、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4、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情民俗。整体安排:使用9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语文天地与课文互相融合教学设计:

元    日教学要求:    1、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默写课文。教学重点: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查看全文

老北京过年


 
大年三十儿和大年初一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穷岁尽之日”故又叫“夕”而北京人俗称大年三十儿。老北京人们历来将“夜”为正式的年禧,因为它正是“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时候,许多送旧迎新的重大庆典都在这天举行。

除夕夜的庆典工作,实际上这天的午前就开始了。供桌上燃起香烛,肃穆庄严的气氛随之而起。20多天的准备工作,大多半是为除夕夜的庆典而操劳的。大年三十儿的主要内容有:

佛堂上供:
老北京人家,几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观音、关圣、财神等。不过佛堂的规模相差悬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层小楼,或一间正厅,而贫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个小佛龛。不论佛堂规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数量,自然是随着佛堂的规模而异的。供品最丰富者为“堂”,即9类供品,综合起来有:猪头、雄鸡、羊肉、馒头、蜜供、套饼、面鲜、水果、百果、花糕、年饭、素饺、素菜等。此外供桌前还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瓶(筒)。烛台上插素蜡,香炉内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摆齐,正午开燃蜡点香,俗称“起香”。从此时起香火不可中断,直到“破五”。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

查看全文

大班过年趣事活动教案(通用6篇)

大班过年趣事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照片感知街的热闹气氛,胆想象创作,促进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体验创作画的乐趣,合理布局画面。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街照片)、音乐

  2、街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用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街的热闹气氛。播放PPT课件,让幼儿通过对照片的观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感受街的热闹气氛

  1、师:星期天老师逛街,还拍了照片,小朋友看看,这条街上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启发幼儿说出街热闹的场面)

  2、师小结: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店,汽车来来往往,路边还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有许多人在高高兴兴地逛街,真热闹啊!

  (二)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比较课件和背景图的异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画上也是一条街,小朋友和刚才照片上的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冷清的场面。)

  (2)师:那你有什么办法使街热闹起来呢?(引导幼儿想象、讨论使街热闹的方法。)

  (三)、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胆创作,绘画街热闹的场景。

  (四)评价欣赏幼儿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体验自我创作画的乐趣。

  2、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幼儿。

  (五)活动延伸

  20、班数学热闹的超市礁

  活动目标:

  1、在说说讲讲中,体验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游戏感知数的组合。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