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教案

时间:2025-04-05

《国家财政》教案(通用6篇)

《国家财政》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     财政作用(b)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而且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 三、【教学背景分析】

查看全文

国家财政教案(精选4篇)

国家财政教案 篇1

  国家财政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政策、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三、预习要求

  1、通读教材全文把握教材基础

  2、拓展阅读:了解金融危机下我国的救市方案

  四、知识清单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

  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来源:①税收收入(最普遍最重要);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

  (3)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影响因素);②分配政策。

查看全文

《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     财政作用(b)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而且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 三、【教学背景分析】

查看全文

国家财政教案

国家财政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财政政策、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三、预习要求
1、通读教材全文把握教材基础
2、拓展阅读:了解金融危机下我国的救市方案

四、知识清单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
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来源:①税收收入(最普遍最重要);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
(3)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影响因素);②分配政策。
2.财政支出
(1)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分类:

查看全文

国家财政导学案(精选2篇)

国家财政导学案 篇1

  高一政治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一课时  国家财政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星期    

  【作业反思】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②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③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⑤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⑥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具体获取渠道;⑦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⑧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⑨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②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③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④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⑤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②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课标导学】

  一、财政

  ⑴目的:                                          

查看全文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选3篇)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这一课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主要阐述了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渠道及二者关系,在这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领悟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生活有较强的兴趣。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感悟到财政的作用,但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会有一定的障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理解财政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能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为背景,设置情境,教师点拨和总结,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合作探究以及师生合作”的方式学习知识。

  2.学习方法主要为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

  3.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分组竞赛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