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寺导游词

时间:2025-04-04

归元寺导游词范文(通用20篇)

归元寺导游词范文 篇1

  除了春节期间到罗汉堂数罗汉预测自己新一年的吉凶,归元寺还有其他的一些民俗活动,归元寺与当地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年腊月三十晚上至初一烧头香,人数能达到20余万人,人们都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农历正月初五要在归元寺的财神庙、拜财神。在这些日子里,都会有锣鼓队、舞狮队前来助兴,归元寺附近热闹非凡,不论是否佛教信徒都会来参与,这些佛教与民俗结合的节日成为大众的节日,民众在这种节日中宣泄不好的情绪,祈盼来年的好运。

  归元寺里有个莲池,里面有很多大家放生的乌龟。有人来到池边,它们会从水里探出头来看看,或者争吃扔给他们的食物。它们一点都不会怕生,可能也知道来这儿的人都会有慈悲心,只会怜爱它们,不会伤害它们吧。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坐落于汉阳归元寺内,为专营寺庙特色素菜糕点的特色餐馆。无论从文化内涵和菜肴名称,都能为游客信众提供名副其实的特色寺庙素食菜肴。

  斋内的素菜具有“清淡”、“咸鲜”的特点,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讲究食斋悟道。归元寺素菜无论菜名与实物、形式与内容,都达到了和谐一致亦有“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之妙境,让食斋人确实领悟到“行善人生、淡泊自若,明心见性、安详幸福。”

  云集斋素菜馆还提供特色的素食筵席,如平安生日宴、健康长寿宴、吉祥如意宴、金榜题名宴、开光法喜宴等。斋内厅堂设雅座和“甘露”、“法喜”、“如意”等包房,装修古朴、环境淡雅,融佛教清静于一体。在进餐的同时,斋内还有专门的音响为食客咏念经文,给食客一个祥和、平安的进餐氛围,护佑人们吉祥如意、出入平安、事业有成、兴旺发达。正因为如此,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日本前首相曾根等国内外知名人士、艺术家都曾领略过云集斋的素食风味,并大为赞赏。

查看全文

归元寺导游词(通用20篇)

归元寺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叫,是武汉希望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导,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王师傅,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王师傅向各位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负责各位的观光游览活动,由李师傅负责乘车的各项事宜,我们将会以各位的安全和满意为目标,尽我们的努力来充实和丰富各位此次的江城之旅,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武汉市一处的4A级风景区——归元禅寺。在此我就先向各位简略的介绍一下这座不平凡的佛教寺院吧!归元禅寺,又名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寺院始建于清代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5年,整座寺院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面积由46900多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归元禅寺是禅宗白光、主峰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甫的葵园旧址上建造而成的。

  好了,各位游客,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更精彩的内容和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们大家呢!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了,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了,佛教寺庙的三门又称山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细心的各位游客,您能看出归元寺的三门呈什么形状吗?不知道也没关系。那就我来告诉大家了,此寺的三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大门上方归元禅寺四字,相传是当年归元禅寺的开山祖师白光法师在寺院建成要离去时,主峰禅师率众僧挽留未果,但请白光禅师题写寺名,永志纪念,在众僧人真诚邀请之下,白光禅师便起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字。

查看全文

归元寺的导游词(精选9篇)

归元寺的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归元禅寺旅游,我是那里的讲解员,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带给导游服务,期望大家的这次归元之旅能够开心愉快。

  归元禅寺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46900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为什么布局成袈裟形状呢?在那里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九栋。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蒲的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王章甫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如此一说,王章甫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就应已经明白我前面提到的“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是怎样一回事了吧?

查看全文

归元寺导游词(精选20篇)

归元寺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机器猫,在那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带给导游讲解服务,我必须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齐去参观武汉市的古刹归元禅寺。

  这归元禅寺呢是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约两万余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关于这个袈裟形状呢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八栋。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氏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园主王章浦好释,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如此一说,王章浦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

查看全文

归元寺导游词(精选24篇)

归元寺导游词 篇1

  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旁边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李师傅。李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带给最优质的服务。期望大家这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齐去游览一下有着湖北”四大丛林”之一之称的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又名归元寺,就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后不断增修。其位于武汉汉阳翠微峰下,与古琴台相邻。佛家言“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寺寺名即来源于此。归元,亦称归真,即归于真寂本源、得道成佛之意。

  归元寺给人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它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寺院不大一致。它不具有整齐对称的宏大格局,甚至略显杂乱。它有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俨然一个“袈裟”状。关于归元寺的平面布局呈“袈裟”状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传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了,听说翠微草庵的长老医道非凡,便来求他为其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就其规模请问长老时,长老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说:“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历经数年方才修建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初建寺院时,化缘的和尚无法在短期内凑齐足够多的钱做一个整体的安排。有钱时就赶快买地抢修,否则等到钱筹集足够时,周围构想中的地方则已被别人抢先买下了。和尚们不得已,只能够有一笔钱就修一处。这就构成了此刻这个“袈裟”状的布局。

查看全文

归元寺导游词(通用20篇)

归元寺导游词 篇1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归元寺的佛像早在东汉即从印度传入中国,十六国时期,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各时期表现的风格,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雕刻工艺,也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和时代特点。主要看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体现于它的工艺和铭文上。一般来说,佛像尺寸越大的价值越高;宫廷铸造的高于民间的;要从造型、质地、款式等方面辨别如系真品,大多古朴纯真,细腻逼真;而赝品往往显露粗糙做作、形制混乱,甚至露出作假年代和近现代风格的破绽。

  说法印,就是象征佛在说法;智拳印,象征着佛的智慧无边;施无畏印,象征着佛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惧;定印,表示禅思。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并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个姿势。密宗中使用的则是法界定印;与愿印,是以手下垂,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象征佛或菩萨能给予众生愿望满足,使祈求的愿望都能实现之意;降魔印,其造型是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表示降妖除魔。又因其触地,也叫触地印。

  以上五印,合称为释迦五印,是最常见的五种手势。

  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8米,横阔一丈二尺,深宽二尺五寸,前嵌垂栏,宽—尺五寸,高六寸,其间分为五格,刻画楼空。图案描绘的是唐玄奘取经回长安时,君民夹道欢迎的场面: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西游记》人物;有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侍卫、庶民百姓;在亭院殿墙、车马山水、幢幡宝盖、香炉蜡台等一应仪仗。综观全图,繁复活泼,盛况空前。垂栏下沿为五龙云彩,周匝围绕,以四虎腿支地,生动有力。相传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历时一年才竣工,技艺精巧,令人赞叹不已。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