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自己问作文1100字
在解完最后一个方程后,我抬起头,揉着早已酸痛得几无知觉的脖子。时间6:30,嗯,离偶像剧开播还有半个小时,内心不禁一喜。我把写好的数学作业往书包一塞,一张白纸滑了出来:“中学生日常道德自查问卷。”对此,我不屑一顾。这嘛,十分钟搞定交卷。
第一题:老奶奶如上公交车没有座位时,你怎么办?
我随意写了一个答案:每次我都会主动把座位让给老人。
这让我回忆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一位老奶奶蹒跚地上了车,望了一下,发现没有座位后,她站在了我的旁边。由于交通严重堵塞,公交车总是走走停停,老奶奶站在我旁边,摇来晃去。“哎呀,快让呀,别站在我旁边。”我这样想,然后又继续低头玩手机,装作没有看见……
我怎么能这样写答案?
第二题:当你在路边捡到装有现金若干的钱包时,你怎么办?
为了穿上“拾金不昧”的这件外套,我写道:“我捡到钱包时,会根据包内相关信息联系到主人奉还并不索取报酬。”写完之后,我不禁洋洋得意,这交上去让班主任看见可以好好表现啦!
这印在白纸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驳斥我,把我带回记忆告诉我并非这般:捡到钱包后我欣喜若狂,快马加鞭赶到书店,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明星周刊。
可不知怎么了,此刻我脸红了……
第三题:当同学在运动会赛场上比赛时,你在做什么?
下周就要重新竞选班委了,我要在给老师留下爱集体的良好印象。于是,我又准备大写特写一番,可我却仿佛拿不动这支笔。其实,那天在比赛时,我正抱着久违的手机看小说、看电影。写上“我在呐喊,在助威,在保障后勤”。我第一次觉得在道德上说真话很难……写完之后,我斜靠在椅子上,筋疲力尽。
相信自己学生作文1100字
那是201x年暑假,晋江一中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作为一名要进入一中大门的初一年新生,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培训,坐在那电脑前,享受那有趣的编程世界。
但是,因为对舞蹈艺术的追求,我不得不放弃电脑编程的一段学习时间,前往武当山参加文艺演出,行程七天。等待抖去一路的风尘,返校后,重新参加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功课,已经拉下了一大截。
我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可是一个词也听不懂;
我打开书本,慌乱地寻找着,可是什么也找不到;
我看着屏幕,瞪着眼睛,可是一片眼花缭乱。
我一下子慌了神,一种失落和紧张紧紧地攫住我的心,心里挤满了难言的苦涩。当我处在一种迷茫的时刻,他——李正仁老师,带着那熟悉的微笑,从讲台上向我走来。
他从座位上发现了我,他从我的脸上读懂了我,他走到了我的身边,轻轻地,轻轻地在耳边说:“没事的,七天的课程,我四天就能帮你补回来。要相信自己……”亲切的声音响起在耳边,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脸的和蔼,一脸的信心,一脸的关切。那亲切的鼓励,就像那凉爽的风,吹走了炎热夏天我内心的闷热和躁动,我自信地点了点头,默默地对自己说:“加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几乎都陪在我身边,耐心地给我讲解计算机程序的编写,我聚精会神地听着,时而点点头。编程内容抽象,推算过程复杂,有时眉头紧皱了起来,不能准确地领会,老师一看我“堵车”了,便想办法,攻破我的疑点。老师的那根笔在草稿纸上发出“沙沙”的摩擦声,这个声音一直伴随着我,激励着我。终于,我尝试着编写了第一个程序,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战士打了一个胜仗那样快乐。
信任自己高一作文1100字
失意的时候,总是看着别人春风得意。一穷二白的时候,羡慕别人有钱任性。无所事事的时候,羡慕别人有自己的目标。而自己似乎一直停在原地。别人却在自己的视线里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渐渐的,当什么事情都不顺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变得一无是处。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总喜欢和别人一起探讨。当听到有谁说我不适合这条路,做不到哪件事的时候。我开始变得越发颓然慌乱。这种感觉让我越来越没了自我,只会人云亦云。别人让我往东我不会往西的那种,当没有人为我出谋划策的时候我又开始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这样的我,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可悲。
昨天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听姐妹们说着她们在广东待了三个月赚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却还是几天之内就已经挥霍一空。但我觉得,最起码那是她们自己赚的。即使花光了我能够心安理得。再说了,听她们描述也并不全是全都在吃喝玩乐中花光了积蓄,给弟弟妹妹父母们买衣服、给父母每人一些零用钱。虽然听着她们各种长吁短叹,却在中间听到了些许自豪的意味。听着别人的成就和风光,再对比自己不觉更失落了。逛街的时候,她们在计划着各种琐事。买衣服,充饭卡。计算生活费,零用钱。走到饰品店看耳饰五十八嫌贵三十八又说太便宜。我笑着摇头,果然手里有钱才有资格任性。突然想到一句最现实也最令人清醒的的话: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想要的一切都能自己给自己。而不需要看到想要的东西还得摸摸口袋掂量自己的钱够不够,再来决定要不要。这使我坚定了要自己有钱的信念,可是我似乎喜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渐渐觉得理所当然。
留点清醒给自己作文1100字
留点清醒给自己,这句话说的很好,“非宁静,无以致远。”早在千年之前,诸葛孔明就告诉世人,凡事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像湖水一样,湖面越平静,越能看清水中的人影。曾经也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杯热水和一杯凉水放进冰柜,过一阵子拿出来,凉水依然是水,而热水已经冻结。我想,如果心情就是一杯水的话,燥热的心就是一杯热水,同样遇见寒流,它总是很快就冻结了。而只有时时刻刻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不管是应对什么事,都能够就越能认清时势,做出相应的举动。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留点清醒给自己?
收获成绩之时,留点清醒给自己。越王勾践灭吴,最大的功臣莫非是范蠡和文种。然而,这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范蠡在关键时刻保持了清醒,领会到吴王夫差所说的“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于是他功成身退,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被自己的成就冲昏了头脑执意要留下。当他相信范蠡的话之时,为时已晚,勾践赐下的匕首已经送来了。我们知道 ,历史上“杀功臣”的时间何曾少过?所谓“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坠,名成者亏。”之有那些成功时都没有抛弃清醒的人才能够全身而退。
处于危险之时,留点清醒给自己。登山运动员约瑟与其余的登山爱好者一起攀登阿尔卑斯山,途中遇到了雪崩,同行的七人中,六人遇难,唯有约瑟活了下来。据他回忆,他的朋友们都没命地向山下狂奔,结果氧气被耗光。他们并非死于雪埋而是缺氧致死的。而约瑟并没有在恐惧降临之时忘记了清醒。他原地站着不动,雪只盖住了他的上半身。就在清醒与否之间,已是人间和地狱的分别。临危不乱,这个词每个人都知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它。恐惧的心理人人都有,但只要清醒之时才能够灵活地对付一切,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