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的作文700字

时间:2025-04-05

我爱扬州作文700字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六年前,我随妈妈来到这儿居住。对这全然陌生的环境,我是又好奇又害怕,更因为思念家乡,所以有几分排斥。但慢慢地,我融入了这座城市,并开始喜欢上她。

  扬州的风光虽然没有九寨沟那么奇美,没有天安门那么壮观,但也别具一番风味。她美得内敛而秀丽,毫不张扬。走在扬州城里,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有的是亭台楼阁,大片绿化,让人心生舒适。最具扬州特色的要数那条东关街了。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有一千多米。这条街两旁汇集了具有扬州特色的的美味小吃、手工艺品等,展现着扬州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令游客们留连往返。真所谓走一路、吃一路、看一路、收获一路。另外,扬州还有闻名全国的景点,如瘦西湖、何园、个园等,它们给古老的扬州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扬州有很多传统的特色风俗习惯。每逢春节,早餐必吃汤圆,有一种汤圆叫“四喜汤圆”,用四种馅心做成:蔬菜、豆沙、芝麻糖和肉末,不但好吃,而且藏着美好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端午节时,扬州人要吃“五红”,分别是苋菜、红瓜、烧鸡、拌凉粉和咸鸭蛋黄……这些特色风俗让我们小孩子大饱口福。

  在扬州,让我感觉最亲切的还是这里的人。刚来扬州上幼儿园,妈妈请了一个奶奶接送我上学放学。奶奶对我特别好,就像家乡的外婆一样,慈祥而亲切;上小学时,放学路上突然下雨,我淋着雨等车,一把雨伞遮在了我的头顶上,仔细一看,原来是身旁的一位不认识的叔叔把雨伞打在了我头上;在学校里很多扬州的朋友、同学和老师关心我,帮助我;小区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主动与我谈话,聊聊家常……有了这些人,我觉得生活在扬州格外温暖。

查看全文

扬州之行作文700字

  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至清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小编收集了扬州之行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扬州之行

  别人都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我,却是“烟雨七月下扬州”。

  我们三十名小记者坐在客车上以看电影和唱歌打发时间。窗外的知了“演奏”着急燥的“乐曲”,让人听着好不舒畅。客车行驶了7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不比高楼大厦,只比文化秀气的扬州。

  导游阿姨首先带我们去了古色古香的何园。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后来因为重修这个园子的主人姓何,名芷?,所以才改名为何园。一进入何园,就会有些小桥流水的感觉。导游阿姨带我们去了假山、船厅、中心亭等几个地方后,问我们;“我们通常是什么时候看月亮!”“晚上。”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但是在何园,白天也能看到月亮!”我们不禁睁大了眼睛,让导游阿姨快带我们去。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在那微波粼粼的湖水中,还真是有一轮灿的满月。但你再往亭边走几步,圆月就会变成一艘小船。我们都疑惑不解,导游阿姨解开了迷团,这是因为太阳照射的原理。我想,何芷?真聪明,竟然能想到用太阳照射的原理来发明这种奇异的景观。

  参观完何园,大家都疲惫不堪,导游阿姨带着我们去了宾馆。让我们好好休息,以备于明天和后天的参观。在接下的日子里,我们去了外形像一直展翅欲飞的凤凰的凤凰岛。然后,我们又去了四大传统园林之一—个园。那里有许多竹子,如;黄金大竹、,孝竹、高节竹、金香玉竹等等。随后我们又去了史为国效忠的史公—史可法的纪念馆。

查看全文

扬州的历史作文700字

  扬州是水做的城市,水是流动的血脉,桥是骨骼,那历经岁月与人事雕琢的模样,富有魅力,小编收集了扬州的历史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扬州的历史

  遥望烟雨中的二十四桥,静观薄雾中的莲花墩,细赏胧月中的东城门。悄然回首,欣喜迎来建城2500周年。

  经历千百年风雨洗礼的古城更能散发她独特的魅丽。李白曾道出‘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向往。汪沆更是一首‘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使得瘦西湖名扬天下。由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得名的二十四桥的夜景又给扬州增添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神秘与意趣。‘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的四季假山又给人一份别样的风味。

  扬城曾为运河边的富饶地带,我想,不仅因为她优美洁净的环境,或许也因为她独特的文化吧!精巧的剪纸留下历史的繁荣,古朴的漆器具精美与壮美为一体,让人叹为观止;绝美的玉器更显扬城的典雅秀丽。

  时光荏苒,再回首往事,眼前三景引起无限感慨。那些泥泞的土地全被浇筑成了坚硬的水泥路,汽车越来越多,经常看见的的公交车依然在大雨中奔驰,商铺、作坊、娱乐场的店主一年年都在更换,店面却装修得越来越新,田野之上高大的建筑群春笋般矗立起来,花朵凋谢之后依然会在相同的位置开出来的花。抬头仰望天空,蓝天依旧常在。邗江,扬城的一处美丽地方,正以她积极的姿态迎接一切新的变化,相比于市中心的喧嚣繁华与西区的宁静清幽,她可以说是兼容并包。作为一个长久居住于此的人来说,交通便捷,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是一件何等惬意的事情!

查看全文

高三写景作文 :扬州700字

  积淀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焕发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哦,扬州——你从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中向世人款款走来,携带着运河历史的变迁烙印,展示着长江时代的万种风情。

  是的,隋炀帝陵是你因一代帝王开挖运河而留下的、功过一体的人文景点,唐城遗址是你遭战争毁灭无法再现而曾经的、繁华昌盛的历史缩影;是的,宋朝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唱出过你因饱受战争的风烟而流露“犹厌言兵”的悲戚心境,唐代诗人徐凝的《七绝诗》唱响了你因扬一益二的地位而具有“二分无赖”的历史美名……呵,扬州,历,是运河的兴盛让你扬名——你一度繁荣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历,又是运河的衰败让你变迁——你一度萧条几乎沉沦无人问津……

  哦,扬州,你的家园有着多少人文自然风景?且莫说个园、何园、万花园……单那瘦西湖熙春台的古筝、平山堂栖灵塔的风铃,合奏的永不消逝的天籁之音,鼓噪的烟花三月的旅游风情,就让世人向往憧憬;你的热土留下多少名人生平足印?且莫说李白、杜牧、朱自请……仅那大明寺鉴真和尚东渡传经、广陵城史公将军不屈抗清,流传的动人故事,弘扬的正气豪情,就让世人肃然起敬。

  哦,今天的扬州,二十四桥的美丽传说与二分明月的古老诗句仍在歌吹你的最繁华的历史——隋、唐、宋、元、明、清;但你不再留恋盐商文化,不再流连运河风情!

  是的,你早已从落日辉煌中走出,唱着新时代《茉莉花》的市歌,拉响火车汽笛,奔向灿烂的黎明;你早已从运河时代里走出,戴着联合国“人居奖”的桂冠,挺直大桥的身躯,碰撞长江的激情……

查看全文

扬州游记作文700字

  在花朵烂漫盛开的五月,花红柳绿,到处倒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在研学游中,领略了美丽的南京和扬州无与伦比的风貌。

  话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空来江自留”,我们到达的是“六朝古都”南京,在南京的那一天里,我们去往美丽的银杏湖乐园,它坐落于南京的江宁区,那是一个有风景区又有玩乐游戏区的一个旅游景点,其中有海盗船,云霄飞车,60米高得自由落体……一个个惊险刺激的项目让你欲罢不能,流连忘返,有敢于挑战的冲动,又有一点点微微的胆怯。而在儿童主题馆区,用旋转式的方法再现“天鹅湖”“灰姑娘”……童话中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童话世界之间的美好。

  在风景区,柳树靠着河生长,把那一池的碧水当作自己梳妆的镜子,打理着新长的枝条。

  又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在扬州,我们去了何园,它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朝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那里有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形态各异,甚至有些石头可以在白天或是晚上可以领略到不同的颜色,成为一个个美丽的风景。通过一个个古典的百叶窗,看到的是一片桃红柳绿,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意境。

  而大名鼎鼎的瘦西湖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树大如盆,留下一块块阴凉,我们漫步在鹅暖石的台阶上,清风拂面,柳枝照水,来到了钓鱼台的中间,阳光缓缓地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那些星星点点的闪光点夺目的耀人。

查看全文

扬州游记作文700字

  艳阳高照的夏日最适合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一路上爸爸开车又快又稳,妹妹都睡了一路。路上我看见了长江,岸边有很多大树,中间还在建造江中陆洲的样子,我们在桥上走了很久才过江。长江真是波澜壮阔啊!

  不一会儿,一座古城出现在我的眼中。古城的城墙真高,拱形门上方有一块匾,就是东关街了。东关街的扬州炒饭和狮子头真好吃啊,我也想学会扬州炒饭,这样就可以回家后也能吃到美味的炒饭啦!我们在逛东关街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家名叫“昆虫宴”的店,原来蜈蚣,蝉蛹,蝎子……也可以吃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个园好有江南特色呀,妈妈告诉我个园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园中多竹子,竹叶的形状像“个”字得名。随后,我和妹妹在一家古装店中购买了纯白色和梅花图案的旗袍,真是应景。爸爸还给我买了一把竹扇,是粉色和淡绿色相间的,我很喜欢。

  东关街的夜景在灯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神秘好看。仿佛一进来就能穿越一样。

  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去了著名的瘦西湖,在买完门票后,竟下雨了。不过也好,为我们扫去了夏日的闷热。我们在亭子中躲雨时发现,亭子的一边天空时蓝蓝的,仿佛晴天;而另一边就灰蒙蒙的,乌云密布。真是大自然奇特的现象。瘦西湖湖边柳树和桃树相间分布,如果桃花盛开,红色和绿色相映一定很美!

  我们做了观光车游览了整个瘦西湖,在途中,我看到了彼岸花,红色的很好看。姐姐说彼岸花有花无叶,有叶无花。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庭院和植物,连空气都格外新鲜。我们在二十四桥的地方看到了湖中的黑天鹅,黑天鹅又漂亮又优雅。岸上的游览结束后,我们还去瘦西湖上泛舟,在船上听船夫把有关瘦西湖景色的历史都说了一遍,船夫还唱了当地的扬州小调。原来瘦西湖有那么多故事啊。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