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难忘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5-04-05

难忘的五二班作文900字

  我毕业于大公路第一小学的五(2)班,那是一个有着62名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每个人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一颗热爱班级的心,整个班洋溢着浓烈的学习氛围。我们相亲相爱如同一家人一般。

  六月一日,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我们每个人都认真训练,使出全力,为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团体比赛而努力,我们都竭尽全力了。每个人都特别特别想赢,因为那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团体比赛了,我多么多么的渴望赢啊,我们是多么多么的渴望赢啊,但是我们还是输了,输。我害怕输。那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团体比赛了呀,我们班的女生都哭了,晶莹的泪珠一滴一滴的落下,心也火辣辣的疼着,男生们抿着嘴,强忍着,有的红了眼,难过着。此时无言,难过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着。其它班的同学,都觉得我们可笑,觉得我们懦弱,那么大人了还哭鼻子,真羞人。他们不懂、他们不知道。我们并不是因为比赛的输赢,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是害怕、害怕时间的流逝,害怕与同学分开,害怕再也见不到彼此……他们并没有对一个班如此倾心、如此痴情。在我们看来他们才可笑、他们没有在乎彼此的同学、没有在乎彼此的朋友、他们把五年的时光当流水,难道这五年没有一点儿值得留恋的东西吗?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吗?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舍吗?

  那天,是毕业典礼,在记忆的大海里那是片忧伤的记忆。至今还记得,那天我强迫自己露出微笑,眼泪无论如何也不能留下来,我尽力想开心的事情,但是我一看着王老师那慈祥和蔼的脸,我们第一次合唱、我们第一次开运动会、我们第一次拔河、我们第一次春游……又都浮现在我眼前,这五年来的欢笑、伤心、忐忑……像是催泪剂,眼眶里的泪水越来越多,心中不舍的情绪膨胀着。想着刚进校园的稚嫩,如今我们都变成了小伙子、小姑娘,我不得不惊叹伟大的魔法。我知道王老师强装笑脸,她的眼里露出了太多太多的不舍,我想着王老师对我们的好,想着段老师为了我们嗓子变得嘶哑,头发也变白了。段老师甚至害怕在这悲伤的场面流泪而未到场。我有太多太多的留恋、太多太多的不舍。我多么想高歌一曲啊,可是,我不能,因为我只要一出声,眼泪就会如潮水般涌来,我想此时此刻,大家都和我一样——不舍吧!回首着五年,我上课不够认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现在后悔死了!也许我的小学生涯可以更灿烂一些!

查看全文

难忘茉莉香作文900字

  那颗淡绿色的糖果静静地躺在她手中,那是一种舒心的绿。一阵风吹过,我似乎闻到了这糖果散发出的茉莉香。

  “这是小F给你的。”她看着我小心翼翼地说。但我仍然生气,一脸漠然。一分钟前,我们还走在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绿色的公交车缓缓驶进车站。我一看,急忙拉着她跑过去:“快点,车来了!”我奋力向前挤进等待上车的人群。等我挤到车门口,才发现她并没有跟过来。我示意她快来,她却皱着眉头,摇了一下头,张开嘴想对我说些什么,可惜距离有些远,听不清。当车门口只剩下我一个人时,我犹豫了一下,始终没迈步上车。车缓缓开走了。

  我转头向她走去,问清原因。“我没带乘车卡,小F说好帮我付钱,所以……”我的眉头紧锁着,不说话。就因为这个才不来的?我帮你付不就行了吗?这些话我没有说出来,心中有些气愤,其实更多的是不甘放走了一辆公交车,因为这意味着我得更晚到家。因为家离学校远,下车后,从车站出发也还要步行十多分钟啊……她见我不说话,知道我生气了。我径直走到车站的另一侧,她不敢再跟我说话。小F走了过来,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看见她把小F拉到一边,说了些什么。过了一会儿,她拿来了一颗糖……

  我有些不想和她说话,简短几句话拒绝了……很快,另一辆公交车来了,我上车坐在座位上。小F慢慢地走来,坐在我旁边的一个位置上,摊开手,那颗淡绿色的糖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已不再耍性子,欣然接受了,清凉的甜味中带着几丝涩感,小F告诉我这是茉莉味的糖。“很好吃。”望着窗外,想起了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一株小花,一只脚踩在上面,它却把香味留给了那只脚,这就是宽容。花也有这么广阔的心胸,我又何需为这点小事和朋友闹别扭?想到这些,我开始为刚才的事情感到一丝惭愧,有些后悔。我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对小F说:“我们来背课文吧……”

查看全文

难忘的雁荡之旅作文900字

  雁荡山位于温州北部,山上一共有五百多个景点,几个星期都是游不完的。雁荡山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甜润,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小芾姐姐的四人雁荡之旅,至今在我脑海里仍记忆犹新。

  在雁荡山的那几天,我们观览了许多山峰,这些山峰非常奇特,同一座山峰,在不同的时刻会展现不同的风貌,例如:白天的剪刀峰,到了晚上便成了夫妻峰。移步换景的雁荡山,果真名不虚传!我们还去了空调洞、瓜瓢洞、大龙湫、小龙湫、丽水古街等景点。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大龙湫。大龙湫据说有二百多米高,水从悬崖上飞泄下来,发出巨大的轰隆隆的响声,一百米外都能听到!我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地方,迎面吹来的风把水雾带到我身上,顿时感觉非常凉爽。

  凉快够了,我们又去了丽水古街,里面有许多古老的房子,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我用鱼网成功地网到了一条鱼,这条小鱼十分活泼,不停地在瓶子里游来游去,它可是我千辛万苦才捞到的呀!

  最后一天早上,意犹未尽的小芾姐姐和我又跑到宾馆附近的一条小溪里去捞鱼。我买了一根红色的鱼网,又捡到了一个绿色的没竹竿的网,到路边找到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竹子,用透明胶把竹子和绿网绑了个结结实实,自制了一根鱼网!之后,我们就开始捞鱼了。我分了一根鱼网给姐姐,就开始比赛谁捞的多。结果,姐姐捞了两条金色的小鱼,我原本捞了八条,放了两条,死了三条,只剩下三条。后来,我们换了一个地方,开始合作。我把鱼网藏在水底,姐姐往网中扔吃的,一旦把鱼引到网中,我就马上提网,这样,一网就是五、六条,每条都有五厘米长!一条条小鱼全身都是银色的鳞片,闪闪发光,好看极了。它们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细细的黑线。小鱼身子扁扁的,长长的,除了两侧的黑线与透明的鱼鳍之外,样子和带鱼像极了。雁荡山的鱼可真多!我们装了三大桶,大约有五十多条,后来又把鱼儿放回溪水中了。我们虽然爱和鱼儿玩耍,但是也绝对不忍心让它们离开自己的家园呀。

查看全文

难忘的塘栖之旅作文900字

  春天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淅淅沥沥的春雨织出了一张密密的网,把我困在家里,我都快要发霉了。正月里,好不容易有个大晴天,我和爸爸妈妈商量去塘栖过一天慢生活。

  说走就走,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塘栖。塘栖是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小镇,小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广济桥。广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可上面一点青苔都没有,这正是因为每天有许多人从这里走过,所以桥被磨得更平滑了。

  广济桥连着的水北街也是热闹非凡,水北街顾名思义就是在运河北边的一条街。街并不宽,不过却是干净整洁,再加上大块的石板,走着舒服看着美观。再看街道旁店铺林立,许多人都挤在卖小吃的店铺那儿。我也吃了很多小吃:绕绕糖、红烧羊肉、臭豆腐、刺毛肉丸、棉花糖,还买了枇杷花茶。这么美味可口的食物从舌尖滑落到肚子里,让我得到大大的满足,嘴巴根本停不下来。

  一边吃一边走,爸爸向我介绍五水共治之后河水变得碧波荡漾。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余杭方志馆。方志馆里介绍了塘栖的风土人情,看完之后我才知道塘栖最早出名的是甘蔗而不是枇杷。最后,我还去了运河谷仓博物馆,学习了解了五谷是:大米、小米、麦子、豆子和高粱。最有趣的是,小米竟然是狗尾草经过人工栽培得到的。我还看到了世界各地的谷仓,发现气候和环境不同的地区有着各式各样的谷仓。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真是令人佩服!

  了解了这些后,我又去亲手体验了打年糕,看起来是一整块的年糕,竟然是一粒粒糯米粒打出来的,真让人惊讶!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我举起重重的木槌,用力砸到饭团上。饭团在不停的敲打中慢慢地变成了黏糊糊的一团泥。亲身体会到年糕制作过程的辛苦,我不禁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

查看全文

难忘军营之行作文900字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军营活动,我的心情就像这火热火热的天气一样热情,但有时也会有几阵凉爽的风,估计是要我练一下“心静自然凉”的大功吧!

  小记者们在有说、有笑中,来到了军营。一位热情的解放军叔叔接待我们,军人叔叔让我们排好整齐的队伍,来到军营的展览室。首先讲解的是:前言和历史沿革部分,让我了解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善战斗、特别讲团结、特别重荣誉的英雄团队。所以我格外认真的,听讲解员讲的每一个故事。

  讲解员从抗日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在到抗美援朝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讲解员用绘声绘色的语气,介绍着每一个精彩故事给我们听。其中,在我的脑海留下最深刻地印象故事是;抗美援朝时期,再一次抗美战斗中,有位坚强的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接线二十多次,当备用线用完后,毅然用身体作导体,保证了通信联络的畅通。这位勇敢的士兵他叫吴生贤,他还获得了“英雄的电话兵二等功”荣誉的称号。

  接下来,我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位于一楼的“大炮”仓库,军人叔叔告诉我们,这叫“高射炮”,它需要八名炮手,八名炮手都要各尽其责,它的最大射程是一万二千米,高是八千米,重约四千六百千克。炮有五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自动机和反后装置、瞄准机、瞄准具、随动系统、袍车。听到这里。虽然我有些东西听不懂,但我心里默默地想,我们的祖国军事科技还是挺先进的。

  小记者们最喜欢的环节终于来了,就是每个小记者们都体验了一番,当一回小炮手,我刚才看到军人叔叔还挥洒自如地演示给我们看,可轮到自己时,我都不知道手和脚该放在那儿,军人叔叔很有耐心说:“你左手放在这里,右手放在那儿,然后左手与右手要相互配合,你看炮管升起来。”我试了一下,真的是这样,可能时间有限,不然我会把八名炮手的工作都感受一下,真让人意犹未尽呀!

查看全文

难忘的榆钱窝头900字作文

  老家的屋前有一棵高大的榆树,它枝繁叶茂,有桶口那么粗。

  又是清明节了,榆树开花了,圆嘟嘟的,密密麻麻的榆钱儿挂满了枝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

  那年我八岁,银发苍苍的奶奶吩咐我去捋些榆钱儿放在盆里洗干净,说要蒸一锅榆钱窝头给我们尝尝。那一刻我兴奋极了,长这么大,这还是头一回吃榆钱儿做成的窝头。于是,我一边想象着窝头的美味,一边围着奶奶忙碌起来。

  奶奶的手艺真好。她先把洗好的榆钱儿用石磨磨碎,然后拌上红薯面,最后将和好的面捏成十几种花样,有“龙抬头”“千层顶”……然后,便放在竹屉上入锅蒸了。约摸过了半个钟头,窝头出锅了,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

  邻院的孩子们不知啥时跑来了,我无暇顾及他们,迫不及待地从屉子上拿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窝头,咬了一口,烫得我咧开嘴巴大叫起来。奶奶接过窝头,用她那干瘪的嘴替我吹着。我伸了伸舌头,仔细地观察着奶奶掌心里的窝头:黑黑的,有拳头那么大,结结实实的,一层一层地重叠着。奶奶说这叫“蒸蒸日上”。过了一会儿,窝头凉得差不多了,奶奶轻轻掰下一小块放进我的嘴里,那味道怪怪的,苦中透着麻,涩中带着辣,细细嚼嚼,才觉得有那么一丁点的甜味。

  “呸!真难吃!”小伙伴们仅仅吃了一口就纷纷将窝头吐掉,并且一个劲地嚷着:“没有巧克力好吃!”“没有饼干甜!”“没有薯片香!”……奶奶无奈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唉,你们这些孩子。”她用微微颤抖的手掰着窝头,放在无牙的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随后,奶奶把我们召集在大榆树下,给我们讲述她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故事。

查看全文
目录